·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行車安全無小事 小動作導致大事故
開車打電話、抽煙, 現在已經成了人人皆知的不良駕駛習慣,可是,容易引發事故的小動作不僅僅如此。因邊開車邊係安全帶、開車時撿拾掉落地上的物品,開車時擦車窗霧氣等小動作,引發了很多交通事故。現在正值季節交替,很多習慣也很危險。專用汽車廠家提醒您注意。
小動作1:車上路了才低頭係安全帶
11月中旬,家住來鳳街的李先生駕車前往祿口機場接人,當車駛上長樂路時,他看到有交警在路上執勤。李先生想起自己安全帶沒有係,便用右手扶方向盤,左手去拽安全帶。車行至市第一醫院門口時,李先生忙活半天,都沒有把安全帶插進去,於是低頭尋找插孔,沒想到就這一低頭的功夫,車撞上了前方正在走斑馬線的路人。好在車速不快,路人隻是軟組織挫傷。交警認定,李先生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如果出門前係上安全帶,就不會有這事兒了,不僅來不及接人,還要賠償醫藥費。”李先生非常懊惱。事故民警介紹,一些駕駛員喜歡邊開車邊係安全帶,僅僅他們轄區近期就發生了兩起此類事故。
小動作2:開車時撿東西忽視觀察
11月上旬,王女士駕車準備去上班,當走到升州路仙鶴街路口時,因一個急刹車,原放在車前中控台上的餐巾紙盒掉落。王女士下意識低下頭彎腰去撿,隻聽“砰”地一聲,車子撞到了前麵一輛正在等紅燈的麵包車。無獨有偶。張小姐駕車由北向南從中山南路行駛至釣魚台路口時,化妝包掉落而下,她側過身子去撿,結果車撞到了前方一輛正在過馬路的電動自行車,50多歲的車主劉先生手和臉都被擦傷。“在這兩起事故中,王女士駕齡已有3年半,張小姐駕齡有5年多,都不是新手。”事故民警介紹,兩人撿東西前都認為不會出問題。
小動作3:邊開車邊拿布擦玻璃霧氣
11月18日清晨,戴女士開車送女兒去上學,當車開到長樂路路口時,前擋玻璃的霧氣擋住了視線,她拿起抹布就擦玻璃,沒將車停下,也沒留心車前方正好有個行人,車就這麽壓到了路人腳。當交警趕到現場處理時,戴女士十分委屈的說,自己不是故意要邊開車邊擦玻璃的,主要是車前擋玻璃起霧了,什麽都看不見。“你不會打開汽車空調的除霧功能嗎?”聽到交警這番話,戴女士一臉茫然。原來,戴女士平時很少開車,因為丈夫出差了,她才開車接送女兒上學。“不會用空調除霧的駕駛員還不少,尤其是女司機。”事故民警說。其實空調除霧辦法很簡單,就是先啟動空調,將溫度調至采暖,用熱空調製造的熱氣來將車內霧氣烘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