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已曬部門:共15個預算單位;
特點:支出最多的仍是公車費用;
安排資金最多:省水利廳,為1641.26萬元;
安排資金最少:省國資委,僅119萬元;
提及公車保有量和出國(境)團組計劃的:僅省司法廳和省廣播電影電視局;
公車經費占比最高:省環保廳,為91.65%。
在廣東省政府的42個組成或直屬機構中,有38個預算單位曬出了部門預算。但對於最受輿論關注的“三公”經費信息,此前接近九成的預算單位都隻字未提(詳見《信息時報》本月11日A5版)。昨日,記者發現,有多個部門悄然曬出了“三公”賬單。目前已有15個預算單位公布了“三公”信息,其中支出最多的依然是公車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經曬出“三公”信息的部門中,公車支出費用仍明顯占據大頭。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省環保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占比達91.65%,省財政廳、省安監局、省林業廳、省旅遊局、省海洋漁業局、省人社廳等多個部門也同樣將大部分資金花在公車上。
在廣州,公車私用越來越不自由了。除了“隨手拍”,除了有區伯這樣的群眾性“克星”,市紀委還首次向媒體通報了違規使用公車及其處理情況。報載,從下月起,市紀委將每月定期曝光上月違規使用的公車。同時還將進一步對公車使用加強布控。例如在高爾夫球場及附近酒店停放超過3小時、在高檔娛樂場所長時間停放、在學校附近停留超過10分鍾、工作日深夜行駛等,都被納入監察範圍。
兩三年前,廣州就開始試行GPS監管公車。接著又推出了相關管理辦法。“科技加製度”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公車私用,節約了行政成本。當時,這種較為先進的管理手段在國內還屬於“首創”。但由於此舉是內部管理,違規用車的情況隻在內部通報,因此也受到過一些質疑。如今紀委開始對公車私用公開曝光,並且“今年將落實實名舉報有獎”,應該說,廣州監管公車私用又前進了一大步。
然而,治理公車私用還任重道遠,逃避監管的公車也還不少。例如“人落車走”,某些官員要到一些不該由公車去到的地方,司機把人送到目的地,立即把車開走,等領導需要時再來接。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對公車私用查處越來越嚴厲的今天,公車雖然大多按規定時間入庫,但國企的公車數量卻在不斷增長,一些國企的公車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這些公車,其中一部分實際上是由機關的領導在“借用”。某些機關還通過社會租車等方式,變相實施公車私用。可見某些官員用車已由地上轉移到“地下”。
更為惡劣的是,有些公車使用者在某些場合故意遮擋號牌、套用假牌或幹脆取下號牌,以此逃避社會監督。眾所周知,目前除了軍警用車、城管用車等有明顯標識的公車外,其他機關和國企的公務車與私家車並無區別,公眾根本不可能從外觀識別車輛的屬性。在這種情況下,“歡迎群眾監督”也就無從談起。
此外,對公車私用者究竟如何處罰,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盡管各地最近都陸續對公車加強了監管,但也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對公車私用者或處罰或不處罰,處罰標準不一,明顯帶有人治色彩。
我以為,在中央頒布了“八項規定”,在依法治國作為基本方略的今天,我們對公車私用不但要有明確、統一的處罰規定,而且處罰還應具有相當的威懾力。如果處罰不到位,來自任何方麵的監管都不可能真正起作用。
在對公車私用進行專項治理的同時,有關部門還應該向社會普及一項“常識”:即任何配置在部門的公車都不能成為領導的專車。公車私用背後的原因,實際上是權力自肥,是行政權力的無序行使。因此,務必請人大代表們管住“三公經費”的收支。一旦政府的錢袋子被掐住了,一旦有關公車的費用接受到社會監督,公車私用也就得到了硬約束。被私用的公車必將還原為工作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