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1665個主線收費站,一年收入了3916億元通行費,卻還是收不抵支。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到2014年底,收費公路收支缺口達1571.1億元,平均每天的缺口為4.3億元。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公報》增加了很多對比內容,細節也更加完善。”交通運輸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然而,和去年一樣,高達534億元的運營管理費仍語焉不詳,這筆支出甚至超過了公路養護經費,占據支出總額的第二高位。
巨額的過路費加上國家補貼,已經超過銀行的盈利能力,卻平不了連年不斷的收不抵支,錢都去了哪裏?
● 巨額虧損
《公報》顯示,去年,北京市收費公路收入為69.9億元,支出總額為150.5億元,合計虧損80.6億元。事實上,北京收費公路的虧損量一直在加大,截至去年年底,北京收費公路虧損額總計債務餘額為589.2億元。
虧損的不止北京。2013年,全年通行費收入3316億元,虧損618億元;2014年,通行費收入3916億元,收支缺口為1571.1億元,相較之前缺口進一步擴大了953億元,翻了約2.4倍。
收入和支出均有較快增長,但資金缺口和債務仍然進一步加大。
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為3916億元。在扣除必要的養護、運營、稅費、其他支出後,剩下可用於償債的資金為2636.6億元。而全國收費公路支出總額為5487.1億元。還本付息支出中,償還債務利息2101.1億元,償還債務本金2106.7億元,分別占收費公路還本付息支出的49.9%、50.1%。
全國收費公路收支平衡結果為負1571.1億元,即收支缺口為1571.1億元。與2011年至2013年的缺口323億元、缺口566億元和缺口661億元相比,收支缺口進一步擴大。
這其中,除西藏、海南兩省區沒有收費公路外,其他29個省區市,有25個省份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僅安徽、廣東、浙江、上海四地出現盈餘。
● 錢去哪了?
對於巨額的資金缺口,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李彥武此前解釋說,虧損一方麵是由於收費標準長期不變,另一方麵是高速公路工程造價、養護費用逐年上升。
據悉,高速公路成本包括基本的財務費用、日常運行成本等,收費、養護、路政,是收費高速公路進入營運期的三大業務,但行業外的人接觸的可能隻有收費。
據廣東西部沿海高速營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政鋒介紹,僅是隧道裏的照明費用一年就要200多萬,此外還有綠化、保潔、養護、檢測,這些都是日常運行成本。
“賬麵上看,一些高速公路即使現在盈利,經過一段時間後肯定需要大修,加上平時的維護,能否長期盈利值得商榷。而且高速公路也承擔了很多社會責任。”廣深高速原董事長鄧崇正對媒體表示。
“簡單地說,2013年,全國收費公路每收取10元通行費,有8.62元用於還本付息,1.07元用於公路養護,0.59元用於稅費支出,1.25元用於運營管理,其他支出0.29元。”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在還債的8.62元中,有4.67元是償還利息,有3.95元是償還本金。
不過,業內人士透露,這樣的收不抵支,和統計口徑有很大的關係。政府統計口徑中的“通行費收入”是進入財政大盤子的那部分,不等於高速公路的全部通行收費。以廣深高速為例,據擁有48%股權的港資企業年報顯示,2013年通行費收入31.69億元,其中15億餘元歸屬於該公司,而這部分是不計入財政統計的。
此外,北京聖大律師事務所主任趙瑛峰也提出疑問:建設成本上升、還本付息較多都可以理解,但“賬本”顯示,運營管理支出遠遠高於公路養護,原因何在?
此前,審計署曾對18個省份的高速公路收費進行專項審計,結果發現,有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經營企業,一邊是高額福利,一邊是超編嚴重。有一家企業編製27人,實際多達156人。有些企業甚至把資金挪用建設樓堂館所、投資理財。
而高額的管理費用,更表現在高工資上。廣東省內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年報顯示,高速路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年收入大多在50萬元以上,最高報酬可達96萬元。
另一方麵,高速公路企業習慣將付出的各種費用最終都計入了建造成本,抬高了造價。深圳一位從事高速公路標示標牌材料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標的額的20%都用在招投標各個環節的‘打點’上了,這些費用最終都計入了建造成本。”
審計部門2013年曾對安毛高速等5條高速公路進行審計發現,不足500公裏的高速公路出現多計工程款、使用假發票等問題資金90億元。各類貪腐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高速公路的修建成本。從紀檢機關調查的案件中可以發現,高速公路中涉及的非法資金主要是感謝費、陪標補償費和掮客回扣。
“既然交管部門已經‘曬賬本’了,那就希望能曬得更透明、更徹底一些。將高速公路每一筆投入、支出都細化、寫明,讓大家明白自己交的通行費最終去向了哪裏。”業內人士表示。
粵高速董事長朱戰良也建議政府出台白皮書,將廣東省高速公裏建設投資情況、收費情況向全社會公布,“公布一些大的數據,投資多少,收費多少,哪些高速盈利,哪些高速虧損。這樣一下子就清楚了。”
此外,各地過度依賴收費公路政策,也造成了政府公共財政對公路基礎設施的投入不足,收費公路規模過大、債務風險加重等問題,收費公路政策調整和法規修訂亟待加強。
不過,海通證券一份研報認為,高速公路行業未來有望麵臨更好的政策環境,高速公司未來幾年資本開支較前幾年將大幅減少,在汽車保有量增長等積極因素影響下,高速公路行業盈利拐點或已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