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汽車市場套證半公開 車企用戶政府各有難處
治理柴油車已成為不少地方政府治理大氣汙染的重要抓手。但提高柴油車減排等級的國四標準幾經推遲,是否實施尚無明確說法。記者獲悉,柴油車國四新標“難產”背後有三道坎:假貨泛濫、監管乏力、油品不達標。
“假國三”柴油車泛濫已是公開秘密
我國已連續三年成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汙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而全國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車排放總量的70%,是當之無愧的“排放大戶”。
機動車汙染防治的緊迫性日益凸顯。治理柴油車已經成了不少地方政府治理大氣汙染的重要抓手,然而提高柴油車減排等級的國四標準到底是否實施,至今尚無明確說法。
記者采訪發現,國四標準被擱淺的原因有三:一是執行新標準會抬高車輛成本,不利於汽車生產企業占領市場;二是汽車企業長期對環保標準“造假”,環保部門靠後期監管“管不住”這龐大的市場;三是油品不達標製約新標車技術路線。
其中,車輛成本提高能逐步被剛性需求消化;油品達標也是必然趨勢。唯有假貨泛濫短時間內難得到治理。
北京市環保局在進京入口多次抽樣檢查時發現,有一半的貼有綠色環保標誌的車輛連基本的硬件配置都沒有,根本達不到國三標準,還有40%的車輛由於路檢不具備條件而不能確定,需要進一步檢驗。
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對記者分析了其中的“玄機”:“對車企來說,實現國三技術標準,每輛車成本要增加1萬元左右,國三升成國四則需要3萬元左右。許多廠家包括很多大型國企為降低成本、占領市場,在車輛出廠時把國二甚至是國一配置的車攜帶上符合國三標準的生產合格證後投入市場。除北京市等幾個大城市外,在全國範圍內,重型柴油車國三標準就沒有真正實施過。”
“假國三”柴油車泛濫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不少車企的做法是在強製國四標準的地區賣國四車,不強製的地區賣低標準車。而假貨泛濫、監管乏力,也讓一些企業不敢輕易“達標”。
“以我們目前的技術能力,生產國五標準的柴油車都可以做到,但是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執法不嚴,如果我們執行標準提高了成本,那麽市場馬上會被造假的企業占有。”陝汽集團副總經理劉璽斌說。
此外,油品不達標也是一大原因。在油品沒有準備好的前提下,采用國四技術標準會損壞其技術路線。而國三標準350PPM的柴油直到2013年7月1日起才向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則要等到今年年底。
李昆生則認為,國內大部分柴油車使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路線,油品差一點仍可工作。油品不達標不能成為企業生產“假貨”的借口。
柴油車市場監管存三大問題
記者采訪發現,柴油車市場監管存在新車上牌把關不嚴、前置審查難度大、後續監管乏力三大問題。
首先,新車上牌把關不嚴成為市場上大量“假國三”泛濫的關鍵原因。記者采訪發現,全國不少交管部門在上牌之前隻看汽車廠家的新車生產合格證,根據這個合格證判斷是否符合相關環保標準。一些企業為了環保達標“套牌”國三的合格證,但生產的車還是國二甚至國一標準。
“這就像生出來的孩子就是殘疾的,後期如何治療也不能完全康複。再加上全國每年幾百萬重型車銷售到用戶手中後一一改造,成本非常大或根本沒有可能。監管的難度也非常大,作用隻是杯水車薪。”李昆生說。
要想孩子出生就健康,需要強化前置審查。然而除北京之外,大部分地方前置審查的工作在地方交管部門。而他們對於實現技術路線的各種配置型號等並不了解,前置檢查把關的難度大。而地方環保部門限於人力和財力,推廣這項工作的難度也可想而知。
最後,在後續監管方麵也麵臨谈球吧体育官网在线入口性強、工作量大等問題。據悉,國三標準對柴油車有諸多的基本配置。這些配置是否有效運轉需要對執法人員培訓後進行鑒別。一些地方環保部門人手不足,對幾十輛、幾百萬輛進行硬件配置的後續檢查與監管無疑是巨大的工作量。
“這個市場十幾年沒管好,一下子管好不太可能。即便強推國四標準,可能又是一輪標準造假。越來越多的假貨充斥市場,不僅造成浪費,也讓市場監管難度更大。”李昆生說。
李昆生建議,在省會以上重點或重點地區城市強製實施國四標準,而全國其他地區把國三標準落實。當前的要務是管住生產和市場,而不是追求黃標車淘汰的數量和進度。
“國三標準是對重型柴油車排放的一次革命,但綜合國內各方麵實際情況,能做到就很不錯了。”李昆生說,“國四標準環保部門推了兩次都沒有實施,裏麵有麵子問題。在實現減排效果的政策製定上,還是需要實事求是,不能新標公告一發就萬事大吉。”
舉起“前置審查”、“加嚴執法”、“排放召回”三把刀
針對國四新標“難產”,專家、地方環保部門負責人等提出幾點建議。
首先要明確執法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53條規定,製造、銷售或者進口超過汙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船的,由依法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罰款。然而,這條法律自2000年以來在執法中從未被使用,不但大大降低了企業違法成本,更是大大助長了企業的違法意識和膽量,以至造成今天幾乎全行業造假的局麵。
“若遵照這條法令執行,市麵上不可能有偽國三柴油車,正是由於沒有明確執法主體,才導致有法不依。”中國機動車汙染防治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孟良說道。
其次要明確“排放召回”。在國家相關召回條例中,並沒涉及排放超標如何召回的內容,建議修改相關召回條例,讓企業履行“排放召回”義務。
李昆生建議借鑒“北京模式”加強新車監管。一是嚴格環保前置審查,北京市每輛重型車上牌照時要先檢驗環保相關的硬件配置是否存在。當前有關部門雖然下發了車型公告(環保目錄),但絕大部分地方前置審查時根本不看基本硬件配置,隻看隨車攜帶的生產合格證;二是加強市場抽查,2008年北京市投入較大資金建設了與國際接軌的新車檢測實驗室,市環保局不定期在市場上抽測車輛,保證了車輛的環保達標銷售,北京最新頒布的大氣汙染防治條例明確車輛環保一致性市場監管由環保局負責,全國需要環保、質檢部門聯合抽檢,隻要實驗室檢測和專家認定不符合標準即進行嚴厲處罰;三是縮短高頻使用社會車輛的淘汰周期;四是控製整車排放。重型車新車認證的時候隻測試發動機,發動機裝上車之後,發動機生產廠還可能會應整車廠或用戶的要求不標定環保工況而標定經濟工況,還可能造成整車排放高,北京市為此在全國率先發布了相關強製性標準,可以考慮借鑒。五,落實新車標準之前,先落實匹配的油品標準。
劉璽斌則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嚴格執法,讓真正落實標準的企業“不吃虧”。劉璽斌認為,標準升級會造成柴油車價格有所升高,但成本、技術標準提升,會讓一部分盲目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望而止步,百姓也能享受到最好的谈球吧-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