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不一意味著,國四標準並沒有全麵實施。而這已經是第三次推遲——按照此前計劃,國家原定於2011年1月1日實施柴油車國四排放標準,推遲到2012年1月1日,此後又推遲到2013年7月1日,如今仍未全麵實施。
國四標準為何未全麵實施,之前許多的觀點將油品視為主要阻礙因素,而事實上油品並非決定性因素。據蓋世汽車網調查發現,依維柯等輕型商用車製造商采用的技術路線就可以耐受國三的燃油。這在業內並不是少數。當然這可能隻是變通的方式,部分用戶認為不是原生國四。還受製於整車成本,燃油成本等。
而據記者調查,從國三到國四,實際上並不缺乏可行的技術方案。對於較大的商用車企業來說,獲得升級到國四排放標準的發動機處理技術並做相應的匹配並不是難題,而且很多企業本身就有可生產國四柴油機的子公司。
“國四未全麵實施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成本增加與對國內商用車企業的保護。”蓋世汽車網認為。
資料顯示,盡管本土品牌輕型商用車有很多通過環保部核準,但真正量產的車型較少。合資品牌南京依維柯2009年就上市了依維柯寶迪國四柴油車,但自主品牌輕客企業直到2011年才開始有江淮星銳和上汽大通的國四柴油車上市,其他自主品牌輕客企業要麽沒有國四車型,要麽國四車型僅有汽油版。
在分析人士看來,很多自主品牌輕型商用車都有國四柴油車通過環保部核準,卻遲遲不量產和上市,原因與新技術帶來的高成本有關。“除了在生產上係統成本的增加,比如發動機購置等,國四柴油車的使用和維修成本也將增加。這對於商用車用戶尤其是輕型商用車用戶來說可能較難接受。”業內專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