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環保部門不再核發機動車環保標誌
依據大氣法的相關規定,環保部、公安部及國家認監委聯合出台機動車汙染排放監管管理新規定。
環保部公開發布由三部門製定的《關於進一步規範排放檢驗加強機動車環境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環保部門不再核發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將排放檢驗合格報告拍照後,通過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監管係統上傳公安交管部門。同時,三部門要求,清除機動車檢驗機構中的“紅頂機構。”
機動車所有人應依法進行排放檢驗
為貫徹落實新《大氣法》,三部門提出,機動車生產企業和機動車所有人應當依法進行機動車排放檢驗。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應當嚴格落實機動車排放檢驗標準要求,並將排放檢驗數據和電子檢驗報告上傳環保部門,出具由環保部門統一編碼的排放檢驗報告。
“環保部門不再核發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誌。”《通知》說,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將排放檢驗合格報告拍照後,通過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監管係統上傳公安交管部門,對未經定期排放檢驗合格的機動車,不予出具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通知》表示,公安交管部門對無定期排放檢驗合格報告的機動車,不予核發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誌。
三部門鼓勵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和安全技術檢驗機構設在同一地點,整合優化檢驗流程、共享檢驗信息,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務。《通知》要求,檢驗機構要嚴格按照價 格主管部門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檢驗費用,在業務大廳明顯位置公示收費依據和標準,並在收費憑證上分別注明安全技術檢驗和排放檢驗收費金額。純電動汽車免於 尾氣排放檢驗。
三部門將加強排放檢驗信息聯網核查。同時,推行機動車排放異地檢驗。即地市範圍內機動車所有人可以自 主選擇檢驗機構檢驗,不得以城區、郊區、縣市劃分檢驗區域或者指定檢驗機構。“推行機動車異地檢驗,在全省(區、市)範圍內異地檢驗,無需辦理委托手續。 試行機動車跨省(區、市)異地檢驗,在已實現國家、省、市三級機動車排汙監管平台聯網的省份,允許機動車所有人在車輛所在地進行檢驗(黃標車除外)。” 《通知》提出,各地環保部門要通過政府網絡平台向社會公布本地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名稱、地址、谘詢電話等相關信息,方便群眾就近驗車。
環保部門將加強對貨運車公交車的抽測
就在用機動車環保監督管理,三部門表示,將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通知》要求,各地環保部門要提請人民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出台鼓勵、引導黃標車和老舊車 提前報廢更新政策措施,加大對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的黃標車和老舊車汙染排放的監督管理力度,確保完成國家確定的年度淘汰工作任務,實現2017年底前 基本淘汰黃標車。同時,研究製定便民服務措施,方便車主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
《通知》要求,強化在用機動車環保監督 抽測工作。“環保部門要在車輛集中停放地、維修地重點加強對貨運車、公交車、出租車、長途客運車、旅遊車等車輛的監督抽測工作。”《通知》說,公安交管部 門要支持配合環保部門對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進行監督抽測。對監督抽測不合格的車輛,環保部門要通知車主予以改正並複檢,及時公開逾期不複檢車輛的車牌、 車型等信息。公安交管部門要依法查處無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誌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違法行為。
三部門要求,嚴格落實機動車強製報廢標準規定,對達到國家強製報廢規定的,一律按要求報廢。各地公安交管部門要嚴格查處報廢車輛上路行駛違法行為。對達到國家強製報廢標準逾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機動車,公安交管部門應當及時公告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
新車不用再進行汙染排放檢測核準
如 何強化新生產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督管理?三部門表示,環境保護部不再對新生產機動車排放汙染申報檢測機構進行核準。《通知》提出,新生產機動車排放檢驗 機構應當依法通過資質認定(計量認證),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的機動車排放檢驗設備,按照國家標準和規範進行排放檢驗,與環境保護部機動車排汙監控中心聯 網,並在2016年底前實現新生產機動車排放檢驗信息和汙染控製技術信息實時傳送。
同時,推進在用車排放檢驗機構規範化聯網。《通知》要求,省級環保部門應按照大氣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對在用車排放檢驗機構不再進行委托,對機構數量和布局不再控製。
三部門表示,將加強排放檢驗機構監督管理。根據《通知》要求,環境保護和認證認可監管部門對排放檢驗機構實行“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開查處結果)的監管方式,依法嚴肅查處違法的排放檢驗機構。
此外,還將強化排放檢驗機構主體責任。《通知》提出,排放檢驗機構應按照大氣法要求使用經依法檢定或校準合格的設備,對檢驗結果承擔法律責任,接受社會監督和責任倒查。排放檢驗機構應對受檢車輛的汙染控製裝置進行查驗,重點加強營運車輛及重型柴油車環保配置查驗。
“對偽造檢驗結果、出具虛假報告的檢驗機構,環保部門暫停網絡聯接和檢驗報告打印功能,並依照大氣法有關條款予以處罰”《通知》說,違反資質認定相關規定的,認證認可監管部門依據資質認定有關規定對排放檢驗機構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其資質認定證書。
《通知》要求,對於排放檢驗中發現的排放超標數量大、比例偏高的車型,通過逐級上報,以確認該車型新生產車輛是否超標排放,依法進行處理,並報告環保部。
三部門強調,嚴格執行政府部門不準經辦檢驗機構等企業的規定。《通知》要求,環保部門及其所屬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一律不得開辦檢驗機構、參與檢驗機構經營。對已經開辦、參與或者變相參與經營的,要立即停辦、徹底脫鉤或者退出投資、依法清退轉讓股份。
對在用車排放檢驗實施在線監控
三部門提出,加強機動車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全國機動車環保信息聯網。“各地環保部門要加快機動車環保信息聯網建設工作進度,對在用車排放檢驗實施在線監控,實現檢驗數據實時傳輸、及時分析處理。”《通知》說,2016年底前,各排放檢驗機構應與環保部門實現數據聯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要率先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2017年底前,建成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的機動車排汙監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