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我國中東部地區也將迎來大範圍高溫天氣,12日白天,京津冀等地的氣溫便已迅速上升,北京、天津、河北大部、河南西北部、湖北西部、重慶、四川東部及華南中東部等地氣溫有35至37攝氏度,其中北京東北部、河北中部局地有38至39攝氏度,燒烤模式已經開啟。
不能夏日炎炎正好眠,咱得跑車去掙錢。在這個煎熬的季節,卡車司機還要天天在外行車,實在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高溫炎熱、事故頻發這個夏天,有太多需要注意,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但是還是要再來強調一遍,明年的這個時候也要再次強調一遍。
保持自己良好的狀態
1、一定要休息好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天氣溫高,體力消耗大,很容易感到困乏,所以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以確保足夠的精力,身體是革命本錢,切忌疲勞駕駛。
2、高溫路怒症易發
高溫天氣容易使人煩躁,在煩躁的情緒下開車,注意力會不集中,所以會增大事故的發生幾率,同時煩躁+各種情況=路怒症患者。所以如果情緒不佳建議在開車前找個地方緩解下心情。
3、適量補水防止中暑
炎熱天氣司機出汗會增多,缺水會更容易導致中暑,就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不過,水喝多了又需要不斷地上廁所,就應該考慮是否有頻繁停車的條件了。
在出車前可攜足飲水、帶上仁丹、十滴水等防暑藥物。同時,注意飲食衛生。夏季駕駛員流汗多、精力消耗大,常感心煩口渴。所以,駕駛員在出車前和行車途中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等食物,多食用新鮮蔬菜。
車輛保養檢查要仔細
要說夏季事故,多半是火災了,所以一定要對容易起火的地方進行仔細的檢查。
1、輪胎勤檢查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要檢查首先想到的就是輪胎了,氣溫的升高,馬路路麵的溫度也隨之上升,胎壓上升,同時,橡膠也易軟化,嚴重時會造成爆胎現象。所以,在行車時一定要對輪胎進行全方位的檢查。
首先是檢查胎壓,夏季輪胎胎壓應該較正常氣溫下降低5%-10%左右;此外要檢查輪胎的花紋溝槽中是否有石子和其他異物,若有則應該及時清理,檢查輪胎胎側有無剮蹭,刺傷,“帶傷胎”在高溫長期行駛和“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是一個道理。
此外應避免長時間內在惡劣路況上行駛,如果無法避免應盡量降低車速,越慢越好。
2、貨物檢查
貨物遇高溫起火的事故十分常見,對於散戶用戶來說這很難避免,但是出了事故後要將其損失降低到最小,所以隨車一定要攜帶滅火器,並且要學會用滅火器,論壇中因沒攜帶滅火器導致巨額損失的案例十分多。
如果火勢無法控製,首先要及時撥打119,半掛車的話要及時將主車分離,將損失降低到最小,也不要救車心切置自己安全不顧。
3、淋水刹車檢查
長時間頻繁使用行車製動器,使製動器內溫度急劇升高,導致熱衰退,汽車的製動效能急速下降,繼而會引發一係列事故,為了解決此問題,目前國內的貨車絕大部分(尤其是雲貴川山路較多的地區)都采用了淋水器。
配備淋水刹車的車輛在夏季一定要做好檢查工作,車輛下坡前,司機一定要自己檢查刹車係統和淋水器是否工作正常,一定要確認淋水器能夠正常出水,水箱中的水已經加滿夠用了。
4、注意發動機高溫
烈日炎炎,經常會遇到發動機高溫的情況,尤其是在重載爬坡的時候更容易出現。
首先發動機在頻繁的高溫下運行會造成機油粘度下降導致機械磨損加快,比如軸瓦缸套活塞的壽命會大打折扣,嚴重的會拉缸粘缸等;
其次,橡膠件加速老化,缸套的阻水圈,噴油器的O型圈,機油散熱器的O型圈在高溫下壽命急速縮短,造成滲漏;
再者,缸蓋氣門鼻梁處在長期高溫下運行會在應力的作用下開裂,導致氣缸蓋報廢。
所以在夏季行車要降低發動機負荷,盡量避免超負荷行駛,另外要及時清理散熱器。
5、空調的檢查與清理
對於有空調的司機,也許夏季會過的好受一些,但是換季保養不到位空調就變"恐調"了。所以夏季首次使用空調時應先檢查一下空調係統,如通過儲液罐檢查製冷液及空調濾芯是否過髒、散熱器是否有異物等。
不要總是等到空調效果不好時,才想起清洗空調,這是不對的。應該做到的空調濾清器要定期更換,北方的春天沙塵較多,柳絮飄飛,這些都會沾在濾清器上,容易滋長細菌,使空調產生黴味,而南方的因為梅雨天氣導致濾清器發黴,也容易出現黴味的情況,因此最好每年的春季過後更換一次。另外,冷凝器也要定時清洗,而且要將水箱拆下來,清洗才能徹底。
另外空調不應該開太低,應將車內溫度控製在18℃至25℃之間,溫度過低容易使人生病。
需要注意的細節以及行為
很多司機開車都有抽煙解乏的習慣,點完香煙之後可能就習慣性的放在發動機罩上麵或者中控台上,打火機內的氣體在烈日的炙烤下,有受熱或受擊發生爆炸的危險。
同時,抽完的煙頭要放在車內的煙灰缸內熄滅,不要隨意丟棄,沒有熄滅的煙頭容易吸到後麵貨物上麵造成火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