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今天的315晚會,雖然令人失望,但是當天的新聞還是做了一點事,比如關於海馬在油耗上的作假。海馬倒是不服,申辯說:自己油耗沒有作假,無論是檢測,還是上報,那都是根據工信部有關規定做的。那麽,315視頻上的“要8還是6,他都能給你做出來”,就是行業潛規則,行業內公開的秘密了。
既然是潛規則,當然是見不得光的規則,既然現在見了光,那就有很多人很多企業和機構被拖著下了水。主管部門工信部勃然大怒,於是就有了這一連串的反應見諸於眾人,也就有了工信部嚴查油耗作假事項,再加上本來定的油耗目標,於是乎,一起來了,6.9L的目標一起給提了出來。於是就有了下麵的新聞報道:
5月7日,工信部就《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公開征集意見,並在通知中首次明確,對於上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企業,將暫停新品公告和產能審批。今年,央視“3•15”曝光部分檢測機構製造虛假汽車油耗後,工信部立即責令產業司和裝備司的相關領導帶隊,對汽車油耗第三方檢測機構和所有車企上報的油耗數據進行徹查。
其實油耗作假這事,跟C-NCAP碰撞結果一樣,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也是很有中國特色的事情,業內人等閑懶得去說,因為說了也沒有什麽作用,反倒讓人覺得多嘴多舌討人嫌;另外一層,有這些檢測總比沒有強,之前連這個也沒有,全憑企業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比這更緊要更不平的事情多了去了,趕緊說那些去,這種事說到底不至於死人翻船,又不好揭露,就算揭露了也不好糾正,又是,被業內人輕輕放過,也就隻能等著行業外的人,比如央視,偶然的機會給暴光出來。
也許,這些事才是比較重要的,因為,這是底線,是對於公眾的知情權的一種不尊重,一種對於說謊話的一種不應有的麻痹和寬容。一切事物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就簡單,底線和原則要堅守,基礎正了,上麵的一切建築就有了標準了。舉例來說,如果油耗檢測一切都按規矩辦,都是實打實的數據,經得起複檢和考證,那麽,海馬一定不敢公開叫板,隻能認輸,而不像現在,海馬說,我無罪,我一切都是按著工信部有關規定來做的。
不僅如此,看,政府也被綁架了。
工信部肯定不會同意你去造假,工信部更不會去管具體某個企業某個車型油耗的檢測過程。工信部隻會把原則製定好了,企業也罷,機構也罷,按著原則辦事,按著流程辦事就成。
可現在看情況卻是,工信部的規定隻流於表麵,規定的第三方監督流於形式或者說根本不存在。
那麽,現在工信部是不是就可以讓油耗再沒有作假的可能?中汽研自暴存在問題,是否就可以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隻能說,這一切都是好的開端,央視把問題掀開了口子,海馬暴出一點內幕,中汽研呆不住了,就隻能自暴可能被潛規則。
那麽,潛規則是如何流行起來的,潛規則到底是如何一個規則和流程?跟“明”規則相比,潛規則是從哪裏潛進去的,“明”規則的漏洞在哪裏?希望中汽研再暴得徹底些,工信部也好好地查查這些漏洞,並且及時堵上。
當然以上說的都相當於戰術層麵。戰略上,工信部其實一直高瞻遠矚做得不差,就隻差具體落實。比如公正的第三方如何建立,如何認定資質,如果違規,如何處罰,是吊銷執照,還是依法整頓?都要明確起來才好。
希望不要是運動式的,一陣風過去,依然故我。
這種擔心,其實也是業界所有人的擔心。否則大家也不至於對油耗的事一直不做聲。可現在既然大張旗鼓地查了,就要好好地查,處理事情和人是小事,建立更好的規則、讓規則落實才是防微杜漸之本。第三方的問題,更是重中之重。期待能有真實的第三方出現,確實負起監督的責任來,如此,行業之福,人民之福。
企業天生是逐利的,不監督,自然會作弊。尤其是當中汽研在中國特色下,也成了公司以逐利,又沒有第三方的監督時,隻能跟企業統通作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