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環衛機械設備包括路麵保潔設備、垃圾運輸設備和其他設備。本章主要涵蓋灑水車、掃路車、車廂可卸式垃圾車、壓縮式垃圾車、渣土車等環衛車輛。
一、形勢與政策
1、新能源環衛車市場升溫
(1)國三柴油車禁售,直接利好新能源環衛車市場
為落實《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和《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促進大氣汙染防治,減少汽車尾氣排放,2014 年12月31日,工信部發文廢止適用於國家第三階段汽車排放標準(以下簡稱國三)柴油車谈球吧-体育赛事,2015年1月1日起國三柴油車谈球吧-体育赛事將不得銷售。國三柴油車“禁令”將加速柴油車升級換代,一定程度上新能源車的經濟性和替代效益再次凸顯。
(2)新能源環衛車成政府采購重頭戲
繼2013年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2013】551號),要求政府機關、公共機構等領域車輛采購要向新能源汽車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務、物流、環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30%後,國內不少城市重點推廣新能源環衛車。
2014年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印發上海市新能源環衛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的通知》(滬綠容【2014】240號),計劃在2014年采購新能源環衛車150輛。新能源環衛車補貼來源有四部分:一是國家政策補貼,根據2014年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細則,2014年純電動車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貼1900元,每輛車補貼總額不超過15萬;二是地方財政補貼,上海市財政按國家財政補貼1:1配套;三是亞信峰會補貼,根據亞信峰會市容環境保障工作方案,列入亞信峰會市容環境目中的新能源衝洗車采購進行補貼;四是濕垃圾專用補貼,根據上海綠化市容局關於濕垃圾專用收運車輛購置補貼的通知(滬綠容【2013】310號),對采購新能源濕垃圾專用收運車輛進行補貼。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2013-2017年機動車排放汙染控製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辦發【2013】53號)則要求北京市2017年純電動市政環衛車輛比例達到50%。2014年7月14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召開環衛天然氣作業車輛地方標準編製工作啟動會,將編製出台清潔能源環衛車地方標準。據北京環衛集團負責人表示,力爭到2015年,北京市的2500輛環衛車輛都將使用由垃圾提取的清潔能源燃料,達到“環衛車使用環衛氣”的目標。
2、各地加大渣土車整治力度
老式渣土運輸車密封不嚴造成的環境汙染以及野蠻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等現象不斷增多,引起多個地方的政府部門日漸重視渣土運輸車所帶來的環保和安全問題。在節能減排要求不斷加嚴以及全國預淘汰600萬輛黃標車的大背景下,2014年以北京、南京、長沙、石家莊、鄭州、太原、寧波、福州、蘇州等為代表的多個地方政府對渣土運輸車的外觀和上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必須全密封等,並發布了一些管理措施加大了對渣土運輸車的整治力度。預計新型渣土車未來有望達到近10萬輛的更新需求。
3、環衛機械化繼續向中、小城鎮覆蓋
目前國內大多數大中城市的環衛機械化程度已經很高,而縣級城鎮目前還停留在較低水平,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巨大。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各縣級城鎮政府越來越重視環衛車的應用,紛紛加入到環衛車采購大軍當中,如隴西縣鞏昌鎮文峰鎮2014年環衛設備采購金額就達到了1421.85萬元。表2-1列出部分2014年縣級環衛車采購項目超過100萬元訂單。
縣級城鎮環衛設備、車輛采購中標不完全統計(100萬元以上)
4、《掃路車》(QC/T 51)行業標準啟動修訂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對城市的市容市貌和環衛標準要求不斷提高,2006年發布實施的《掃路車》(QC/T 51-2006),由於涉及條文所呈現的我國掃路車的技術水平、生產能力、試驗手段和條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與國外先進國家掃路車技術性能和技術水平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已經由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牽頭修訂。目的在於希望新標準能夠更好地推動掃路車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適應我國掃路車的發展,使之更能滿足我國掃路車開發、設計、生產和試驗的需要,並借新標準技術上要求的提高來縮小我國掃路車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國家的差距。以此類推,未來幾年內我國多項環衛車標準將進入修訂模式。
二、市場分析
1、總體概況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典型環衛車總產量(灑水車、掃路車、車廂可卸式垃圾車、壓縮式垃圾車)達5.41萬輛,同比下降11.46%。各類車型產銷量差異較大,自卸式垃圾車、實現了正增長,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12%,其他典型車型均為負增長,灑水車同比下降6.74%,掃路車同比下降在30%,車廂可卸式垃圾車同比下降35.45%,壓縮式垃圾車同比下降6.25%,如圖2-10所示。從環衛車車型結構看,灑水車是環衛車中的最主要車型,占比超過33.27%。
2、結構細分
從環衛車細分結構看,以中重型環衛車為主,整體占比超過90%。其中,重型環衛車比例呈現出擴大的趨勢,而中型環衛車市場份額受到擠壓,所占比例呈現下降趨勢。
3、主要企業競爭格局
從環衛車企業競爭格局看,產量前10名企業所占比例呈現較小幅度的波動變化趨勢,份額維持在75%以上,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排名前三的中聯重科、東風汽車與湖北程力市場份額優勢明顯。
4、典型車型企業競爭格局
(1)灑水車
湖北省成為灑水車的重要生產集聚地,湖北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實業(十堰)車輛有限公司、湖北新中綠專用汽車有限公司、隨州市東正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廈工楚勝(湖北)專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湖北成龍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湖北企業已經連續3年進入產量前10位。湖北程力已經成為灑水車行業的第一,2014年市場份額達到37.87%。
(2)自卸式垃圾車
自卸式垃圾車企業主要以整車企業為主,前10家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為60.84%。
(3)車廂可卸式垃圾車
2014年,車廂可卸式垃圾車前10家企業的占比僅有48.03%,比2013年下降了7.38個百分比。北汽福田的產量由2013年的485輛提升到1 006輛,同比增長107.42%。
三、發展趨勢
1、掃路車、灑水車企業將迎來商機
為了對大氣汙染,中央先後出台了《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等多個文件,均提出大力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並明確規劃了力爭到2015年一般控製區城市建成區主要車行道機掃率達到70%以上,重點區域控製在90%以上。作為落實執行部門,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類似政策,提高道路機掃率。隨著大氣治理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今後幾年掃路車和灑水車將在這輪大氣汙染治理過程中受益匪淺,而相關的環衛車企業也將迎來巨大商機。
2、新能源環衛車是發展趨勢
受政策影響,新能源市政環衛車將成為今後幾年的發展趨勢。我國第一輪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數量截至2013年3月,總計已經超過4萬輛,但距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定中的2015年50萬輛規劃目標尚有很大缺口。此外,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環境尚未成熟,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還主要是公共領域。因此,繼北京、上海等城市要求環衛車政府采購額度達到一定比例之後,國內其他城市的環衛車采購也將呈現新能源化。
3、個性定製環衛車將有所發展
方式促進了充分競爭,達到了降低成本的目標。當前國內一些大型城市已經開始嚐試實施環衛車的集中采購,上海等地政府已將環衛車采購納入了政府集中采購目錄,環衛車集中采購將是大勢所趨。
4、環衛車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是重點
當前各地環衛車采購的標準尚不明確,包括環衛車采購的資金來源標準,環衛車采購主體的標準以及省一級城市、市一級城市、當前我國環衛車市場競爭逐漸加劇,且環衛車使用環境千差萬別,統一模式的谈球吧-体育赛事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將處於弱勢。環衛車各車型未來市場將趨於谈球吧-体育赛事細分,即個性化的需求是今後環衛車的一大亮點,比如城市新型渣土車、餐廚垃圾車、霧霾噴霧車、吸汙淨化車等,雖屬小眾和新品,但有需求,也必會得到發展。
針對城市中人行道、公共廣場等區域保潔的需要,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上海電機學院、上海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正聯合中聯重科、煙台海德、福建龍馬、上航車輛等高校、主管部門和企業,開展集清掃清洗除汙清運於一體的新型緊湊型液壓驅動單發動機保潔車輛,車輛寬度小於1400mm,清掃寬度大於2000mm,百公裏油耗不低於60L,具有作業狀態的數據采集、信息儲存、信息化監控等功能。目前已完成4輛樣車研製,正在開展測試工作,已有企業接到意向訂單。
5、政府集中采購或成為趨勢
由於環衛車市場細分程度高,目前的環衛車輛采購項目多是各自為戰,很難整合資源,從而難以發揮集中采購的優勢。假如政府對環衛車采購需求進行合理整合,可以最大限度發揮集采優勢,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例如天津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清融雪專用設備購置項目已經進行了3批,環衛車購置項目進行了4批。大批量的采購需求吸引了眾多企業參加,公開采購的縣一級城市配備環衛車的數量標準和價格標準等,這導致了不同區域的環衛車車輛檔次差異大,對於地區而言極不公平。
因此,推行環衛車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將是環衛車采購的發展趨勢,政府采購標準化不僅包括理論的標準化、程序的標準化、工作機製的標準化等宏觀層麵的采購,還包括環衛車等特種車采購的微觀層麵。隻有在各個層麵都有標準可依、有標準可執行,政府采購工作才能在標準化道路規範有序開展。
6、收運市場將進一步探索PPP收運模式
隨著垃圾收運領域近五年的快速發展,全國拉開了垃圾收運領域的PPP模式探索序幕。桑德環境在收運領域PPP模式探索方麵取得不菲的成績。2013年3月12日,桑德環境與淮南市市容管理局簽署了《淮南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置項目特許經營協議》,公司獲得了淮南地區內的餐廚垃圾收運與處置特許經營權。
2014年,桑德又獲得了寧晉縣的環衛特許經營權,經營範圍包括寧晉縣城區33條主次幹道的清掃保潔,麵積約380萬平方米;縣城區生活垃圾的收集、清運;縣城區3座公廁的保潔,年產垃圾約9.47萬噸;環衛設施(垃圾桶、果皮箱)保潔;數字化管理係統維護等。特許經營期限為自授予之日起20年,中標價格為39750萬元(折合約2000萬元/年)。
7、環衛收運進入信息化管理階段
建立垃圾收運體係的信息化管理係統將逐步成為大多數城市的共識,近年來國內不少城市啟動環衛車信息化監管係統建設。2014年,佛山市首期建設投入近150萬元建設環衛信息化監管係統,該係統包含五大子係統,分別為環衛車輛智能監管子係統、保潔質量考核係統、綜合視頻監管係統、可視化集成平台以及統計分析係統。
2014年,萊陽市基本完成“智慧環衛”數字化監控平台搭建,城區27輛環衛車全部安裝GPS定位係統。該平台涵蓋了垃圾清運監控和評價、機械化清掃電子掃盤儀監控和評價、以及遠程監控,形成了巡查人員監管,車輛監管,基礎信息管理,事件管理等智能核心管理係統。
數字化管理係統建立後能實時掌握區域內垃圾的產生情況、清運情況、處理情況,為管理部門提供管理依據,為財政部門提供準確科學的支付依據,為領導決策提供數據支持,便於區域內合理調度、統籌管理。信息化的嚐試使得生活垃圾收運係統能夠更加穩定、低成本、高效運行,是未來國內的各大中城市收運係統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