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違法容易/處罰困難 行人違法沒得治?
每天我們都在探討和駕駛相關的各種違法行為及事故分析,但其實車輛駕駛者違法隻是交通違法中的一部分,行人違法行為在近幾年越發凸顯,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群體。近日,深圳交警就想到了一個辦法來警示行人違法,為每一個違法者穿戴一身兒綠,作為誌願者去監督行人違法行為,這個舉動在獲得了不小的關注度同時也惹來了不小的爭議。
● 事件還原
2015年8月3日,深圳市羅湖解放路與寶安南路路口,不少交警在各大紅綠燈路口執勤,主要針對行人違法行為進行糾正,很多闖紅燈的市民被攔住,戴上綠帽穿上綠馬甲在路口執勤。
據介紹,在該路口,市交警局機動訓練大隊五中隊的民警準備了今年我市統一的違法行人參與社會服務的裝備共五套,每套包括一件“綠馬甲”、一頂“綠帽子”、一根“文明宣傳旗”。
“盡管我們已經在路口派了很多警力,但是仍有不少市民無視,自顧自的闖紅燈。由於我們服裝有限,違法行人數量又不少,加上天氣比較熱,避免違法行人出現中暑的現象,抓到一個違法行人就會進行輪換。”
● 行人違法屢創新高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到6月份,深圳全市行人違法通行人數達到12.7萬人次,違法率超過33%。值得注意的是,衝紅燈的人群年齡主要集中在18歲到30歲之間,時間與上下班高峰吻合。而屢教不改的也有不少,其中被查處2次以上今年上半年則達到2257人。
8月3日交警部門共查處行人非機動車違法1640宗。其中,行人違反交通信號通行的966宗,占58.9%;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行駛的364宗,占22.19%;非機動車不按照交通信號規定通行的102宗,占6.22%;行人翻越道路隔離設施的52宗;駕駛自行車等非機動車違反規定載人、載物的26宗;行人在道路上使用滑行工具的1宗;其他行人非機動車的違法129宗。
● “以身作則”的懲罰方式
現場執法的交警介紹到,綠帽子其實是與綠馬甲配套的夏日遮陽帽,並非刻意為之。不過,應該可以預料,戴過一次綠帽子的人,尤其是男士,恐怕以後再也不想衝紅燈了……
在短短的半個小時中,發現僅闖紅燈的行人就超過20名。在交警的督導下,大部分人最終選擇配合交警的執法,然後勸導其他路人。不過,也有采取強烈抵製態度的路人,朱先生便是其中一位。聽說要執勤後頓時火冒三丈,與現場執法的交警產生爭執。
市民餘先生同樣表示難以接受,“戴綠帽子對男人來說那可是個很大的侮辱,即便這隻是交警部門的懲罰措施”,他認為這種懲罰有損個人形象,“我寧願被罰款。”
深圳在行動!
● 正製定首份“行人出行信用報告”
交警表示,如果當事人在路口維持得比較好,對自己違法行為的認知程度也比較深,警方會適當減少處罰時間,“因為我們畢竟采取的是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記者了解到,如果闖紅燈當事人既不願接受“社會服務”,又不願罰款,進而不去銀行交罰金,那麽該違法行為會納入其個人征信係統中去。在上月3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市交警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深圳市將製定並發布深圳第一份行人出行信用報告。據了解,具體操作的細則目前仍在製定中。
● 翻越隔離護欄罰200元
相比於闖紅燈,跨越機動車道的隔離護欄處罰要嚴厲得多。
8月3日上午11時,在皇崗路南行皇崗口岸路段,交警接連攔下了多名翻越護欄的人士。交警機訓大隊民警表示,翻越護欄設施的,對當事人處以200元處罰。
不過也有行人表示,自己住在福民新村,需要跨過皇崗路,去皇崗口岸附近上班。這裏一沒有天橋,二沒有地下通道,三沒有斑馬線,跨越護欄也是無奈之舉。一名翻越護欄被攔下的行人告訴記者,在該路段如果想要到對麵去,得繞到濱河大道,“從這走過去我再走回來,至少一個小時”。而翻越護欄的話,隻需要三分鍾。“我們也知道翻越護欄危險,但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切實改善一下這裏的實際通行狀況。”該行人表示。
● 一周發生非機動車事故8人死亡
交警表示,僅7月27日至8月2日,深圳就發生涉及行人、非機動車交通事故15宗,造成8人死亡、13人受傷,分別占一周交通事故總數的71.4%,占死亡總數的66.7%、受傷總數的68.4%。
比如,7月31日0時45分,羅某元駕駛粵BV14X8號小車在寶安西鄉大道由東往西行駛至西鄉立交路段時,車頭右側與由彭某駕駛的(搭載黃某賢)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造成彭某受傷,黃某賢送醫搶救無效死亡。事故發生後,羅某元棄車逃逸。
正因此,8月3日的“綠馬甲”行動才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