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柴油車環保裝置成售假重災區 或麵臨重罰
一輛達標“國四重柴”排放氮氧化物,相當於約90輛“國四汽油轎車”,不達標或更差標準的重柴,排放約是200倍“國四汽油轎車”。外埠車輛排放水平相對差,相當一部分“重柴”存在假標或超標排放。每天幾萬至十幾萬輛“重柴”夜間進京或過境(指繞六環),排放要超全市540萬輛車連夜行駛。
自主品牌占主導的重型柴油車市場,是環保裝置製假售假的“重災區”,監管存在新車上牌把關不嚴、前置審查難度大、後續監管乏力等問題,僅靠路檢在末端抽測、開罰單,難改“黑煙遍野”的超標現狀,恐為舍本逐末之“下策”。業內人士建議,重拳“治柴”須釜底抽薪,重罰製假售假、環保前置審查、執法跨省聯網。
--“攔不住、勸不返、罰不到”的執法現狀
機動車是北京PM2.5最大排放源,占比31.1%,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顆粒物,分別約占北京市全市機動車排放總量的50%、10%、90%。
柴油車尾氣“黑煙”是直徑僅約PM1的一次顆粒物,作為化石燃料燃燒產物,其表麵會吸附多環芳烴、重金屬等汙染物,已被世衛組織確認為“致癌物”;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可與揮發性有機物經化學反應形成二次顆粒物PM2.5和臭氧汙染。
北京環保部門采取“進京口攔、高速路堵、城環路截”的“三道防線”監管。但因屬地管理不到位、部門合作難、處罰流程繁,現行執法流程既奈何不了超標假車,難以減少排放。
在北京,今年外埠重型貨車的過境禁行區擴至六環(不含)內。記者隨北京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於夜間在延慶縣境內康莊進京口“綜合檢查站”調研,大部分“過境繞行”的重柴,超標無需儀器檢測,趴在排氣口便“一熏一臉黑”。
北京新發地農谈球吧-体育赛事批發商場“三農門”入口,享受綠色通道(指“進京口”不停車直接進京)政策的“外地進京”柴油車,尾氣超標的約占三成。
超標排放的車主多表示,成天跑高速從來不保養,貼過“綠標”就沒管排放的事兒,反正車檢能過。進京需“綠色環保標誌”,車主心態反映“標誌管理”亦存亂象。
北京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監察科科長陳三忠說,進京入口多次抽檢,一半以上“貼綠標”的連基本發動機硬件配置都不對,根本不是“國三”以上的綠標車。環保部2009年下發環保標誌管理文件,多省並未真正落實,各地標誌顏色、形狀各異,真假難辨。
罰單,在許多外地車主眼中“根本不算事兒”,因為超排柴油車“移動源”處罰流程繁瑣,曆時至少18天,車主需“主動上門”3次,外埠超標車事後追繳難度大,拒繳無約束。
“十輛超標車,七輛罰不到。”陳三忠說,法律規定“在用機動車排放汙染物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對機動車所有者或者使用者處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但《行政處罰法》規定,個人罰款超50元、單位超1000元,就不適用“簡易程序”,無法現場處罰,環境違法信息又無跨省聯網,大部分外地超標車主將汙染留在北京,運輸賺的錢揣到自己兜裏。
--“黃標”充“國四”上牌是公開秘密
“移動煙囪”治不好,其根源是前端監管鏈條斷裂,車企為低價占領市場份額,而猖狂造假掀起惡性競爭,導致排放標準無法落實。
重型柴油車多為自主品牌,消息人士說,近期召開的業界會議上,針對愈發嚴格的環保標準和監管要求,一些車企稱“再嚴格監管,成本太高就玩兒不起了”,而另一派恪守底線的車企表示“都得嚴格執行環保標準,不然劣幣低價占領市場,我們就扛不住賣真貨了”。
柴油車升級到“國四”後,氮氧化物排放將比“國三”減排30%、顆粒物減排80%,“國二”及以下的黃標車排放跟“國四”不是一個幾何量級的。但價格也通常相差幾萬塊。
今年4月,天津市環保局、交管局開展的聯合執法中,半小時內抽查了4輛柴油車都是“假國四、真國二”,涉及凱馬、東風、解放、江淮等自主品牌。3月,環保部在京津冀三地對16家企業生產的“國三”“國四”柴油車進行環保關鍵部件核查,合格率僅為32%。
環保部機動車排汙監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說,企業送檢樣車可達“國四”標準,但批量生產連基本配置都不達標,抽查普遍現象是標明2014年產的“國四”連“國二”都達不到。
業內人士透露,造假流程是車商和生產企業聯合,首先車商向廠家預定“國三”或“國二”車,但要求有全套的“國四”手續。企業根據特殊訂單,在生產過程中把“國三”或“國二”車的發動機號碼篡改成“國四”發動機型號,再偽造“國四”合格證。車商拿著“國四”合格證,配合有“國四”發動機型號的車,就可為“國三”或“國二”車順利上牌。
“新車出廠前絕大多數就是排放相當於'黃標車’的假國三、假國四重柴,靠幾百人力量末端執法是不現實的。即便是實現現場'簡易程序’處罰,對改善排放也是無濟於事。”北京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副主任厲凜楠說,跨省車輛環保信息並未聯網共享,加強屬地管理,進行異地處罰,短期內尚不具備條件,因此“掐住假車源頭才是'蛇打七寸’”。
--重拳“治柴”須釜底抽薪
業內人士呼籲,重拳“治柴”須對源頭釜底抽薪,依法重罰送檢樣車合格、批量製假售假的企業,執行環保配置前置審查、確保每輛車出廠即落實國家排放標準,完善環保檢測機構、執法信息跨省聯網等相關監管能力建設。
一是重罰製假售假企業。環保部相關部門多是“提前通知抽查”,企業從生產環節準備樣車“送檢”,因此“送檢樣車合格、批量製假嚴重”現象時有發生。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建議,須改變生產環節“送檢”為“抽檢”,增加從“銷售環節”直接“抽檢”的車輛檢查,大幅提高抽檢比例,由生產、銷售企業將庫房信息統一報上,采取執法人員不打招呼、直接隨機入庫抽檢,對生產、進口、銷售“假柴油車”的企業依法予以“最高限重罰”,向社會曝光。
二是強化環保前置審查。業內人士介紹,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區市,環保部門發布的“車輛環保配置公告”並不起作用,新車上牌時針對“是否執行環保標準”把關不到位,公安部門僅按照工信部“車輛大公告”上牌照,沒有“環保配置零部件前置檢查”和“不定期排放抽測”,不達標照賣不誤。
北京市擁有全國最大的機動車環保監管隊伍,是嚴格執行“前置環保審查”僅有的城市。就全國而言,機動車環保監管隊伍尚未建立,環保監管遠不到位。路檢執法是治理超標排放“重柴”的最末梢一關,若待全國每年幾百萬重型“假柴油車”銷售後,路檢處罰杯水車薪。
中國環境科學院車用燃料排放實驗室主任嶽欣、厲凜楠等業內人士建議,要實現重型柴油車出廠上牌就符合國家排放標準,須完善機動車準入許可和強製認證和查驗製度。
在環保、質監、工信、交通等部門,建立“環保一致性檢查”聯合管理機製,將“環保相關硬件配置”納入強製性谈球吧-体育赛事認證範圍,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不得生產、銷售、進口,加強屬地管理,各省區市把好“出廠上牌關”,新車檢驗環保配置做到位,在源頭管住假車、超標排放車上路。
三是實現執法跨省聯網。京津冀地區共有環保檢測機構205個,其中北京43個、天津33個、河北129個。環保部近期調研顯示,天津並未對檢測機構開展過環保監管;河北檢測機構設備配備不完善,檢測軟件標準限值有誤,環保達標車型信息更新不及時、環保標識發放錯誤。
管理水平落後,可致“環保檢測機構”實施監管淪為空談,京外執法監管能力亟待跑步提升。京津冀一體化“環保先行”背景下,業內人士建議:
針對環保執法“罰不下去”的窘迫現實,推行“簡易程序”,參照交管部門執法模式來現場處罰,對外埠超標車輛的處罰,可采取代繳方式;全麵核查所有機動車檢測機構,對尾氣檢測等弄虛作假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罰,向社會曝光並納入黑名單;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區率先建立機動車排汙監管平台,執行標誌信息、尾氣超排、套殼假車、黃標車登記,實現機動車環保信息數據庫跨省聯網,並作為涉駕信息納入交管係統管理(減少重複建設),對拒繳罰款、超標排放等行為實現後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