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專家呼籲簡政放權 汽車產業政策生變在即
據工信部最新消息,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汽車業發展需求,《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已經展開修訂工作。在2月20日新浪汽車“三言二拍”欄目組織的訪談中,各方專家代表對汽車產業管理政策改進方向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當前汽車產業需要一個國家意誌,國家意誌是用產業政策的方式出現,還是用別的方式出現都沒有關係。”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說。他認為,中國汽車產業應該怎麽發展,應該發展到什麽程度,這些需要從國家高度,從人民綜合利益開發,從國家高度進行考慮。
“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對於本國的汽車產業都有明顯的國家意誌,能看得出來,在持續地執行。”董揚說。“這麽大的產業,全球最大的市場,不能夠掌握在一個部長甚至於司長甚至處長手裏。”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王誌樂認為,改善政府對汽車產業的管理非常重要。“大的方向管得越來越少,中央甚至於提出地方原則上不辦企業,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央企或者國企管理上應該有創新。”王誌樂說。
“新一屆政府提出來簡政放權,有人認為這個那個都放了,唯獨汽車,沒有看到一個放的,看不到任何進展。”寰球汽車傳媒總出版人、《汽車商報》總編輯吳迎秋指出。
“按照當前形勢,比如對於民營的進入,對於國有企業的監管,對於自主開發,對於新能源汽車,對於海外戰略,都應該順應汽車產業發展需求做一些變化。”董揚說。
汽車企業的退出管理也備受關注。幾十年來,汽車行業準入管理嚴格,但始終缺乏一套有效的退出機製。這不僅因為產業政策缺位,更與地方政府的幹涉有關。
“當前確實有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幹預,讓該退的企業退不出去。”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朱華榮說。
“社會上輿論擔心汽車產能過剩,業內也不希望無序的發展,地方政府為什麽還會采取這樣的手段呢?我們的改革不但要改汽車的準入、放開,更要改對於地方政府考核的指標。它現在是向企業生產端收稅,以政績論英雄,不是以促進市場和消費為主,是促進生產為主。”董揚認為,這是一些地方政府阻撓市場經濟在汽車業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