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隻有進入PSA的董事會,東風汽車才能參與PSA的重大決策,尤其是在涉及中國市場、合資企業的問題上,東風汽車的話語權要比以往大得多”。
今年7月,東風汽車入股PSA事件開始引發業界關注。10月12日,有消息披露稱,除了已被曝光的東風汽車之外,法國政府也考慮購入部分PSA股權。東風汽車與法國政府若能完成股權收購,PSA將總計獲得大約30億歐元資金,約合41億美元。知情人士表示,法國方麵已經派遣了一支代表團赴中國談判,成員包括政府官員、企業高管和銀行金融業人士,為簽署協議做準備,合作有可能在數周內敲定。PSA希望在年內完成股權收購協議,東風汽車和法國政府將各斥資約15億歐元,分別收購其20%-30%的股權。
隨後,東風汽車收購PSA股權一事也得到了東風汽車的官方回應:已啟動了針對PSA的架構調查,中方需要摸清對方的整車及零部件製造、金融公司等業務現狀,以及財務、運營管理的總體情況。
賈新光表示,憑借國際並購,東風汽車能成為世界級跨國企業。但與吉利收購沃爾沃、上汽收購羅孚有著本質不同,完成收購後能從窮途末路的PSA身上得到什麽,是東風汽車首先要考慮的,而不能隻是簡單地進行股權收購,因為“那樣意義不大”。
一位與談判雙方均有關係的知情人士透露:“對於東風汽車來說,收購PSA股權的目的並不局限於資產投資,他們要求在PSA董事會中得到一個席位,並希望通過這一途徑獲得尖端技術。很明顯,隻有對企業走向世界車企之林有利,東風汽車才會對交易感興趣。”
賈新光認為,東風汽車如果隻是入股PSA,還很難說能否獲取對方的核心技術,隻有進入董事會才會有這個便利。 不過,賈新光也同時提出,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是,如果收購成功,未來各大股東之間的磨合將是一項巨大挑戰。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商務參讚陳林也在第四屆全球汽車論壇上表示,國內汽車企業參與世界汽車市場的合作與競爭已經迫在眉睫,但車企一定要製定切實符合自身實際和發展需要的目標和規劃,不強求並購大型企業,可優先選擇規模較小,但符合自己要求的優質對象,穩步整合、逐步拓展,最終實現戰略目標。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