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7月1日,國內柴油質量標準剛剛由此前的國II提升至國III,廣東省政府卻又開始籌劃在省內啟動粵IV、甚至粵V標準的實施,並謀劃今年10月1日起在廣州等6地市完成粵V汽油的上市。
自去冬今春北京遭遇嚴重霧霾,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於大氣治理的力度明顯提升。又因汽車尾氣是霧霾的重要成因,對成品油質量的關注度也同時升溫。
今年2月,國務院出台中國成品油升級時間表,提出2017年底國內車用汽油標準一定要達到國V標準,即硫含量不大於10ppm(百萬濃度比)。
部分省市先行一步。除了廣東,上海日前也宣布,最早9月開始推廣使用滬V標準成品油,油品含硫量隻有現行滬IV標準的五分之一;北京更是早在2012年5月完成了京V的升級,成為國內首個實現成品油質量標準與歐洲基本同步的城市。
“降低硫含量,提高油品標準不但對環保等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而且通過這輪洗牌,原有的市場格局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有石油央企高管不無得意。
據他介紹,5月30日中石化所有煉廠均已完成國III柴油升級,“較國家規定的最後期限提早一個月”,明年可全麵向社會提供國IV車用汽油,明年年底可向全國市場提供國IV車用柴油。
此外,目前中石化旗下的上海石化(600688.sh)和高橋石化分公司等多家煉化企業均已具備生產國V汽油的能力,“一旦國V標準正式實施,這些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相比之下,技術水平和資金實力都較石油央企處於下風的大批地煉企業,則處境尷尬,部分企業甚至是剛剛具備國III柴油的生產能力,已再無能力進行新的升級改造。
“3月成品油定價機製完善後,調價周期大幅縮短,經銷商再也不願大幅囤貨,因此地煉資金壓力很大,”息旺能源分析師李莉分析稱,“如果各地政府都像上海、廣東那樣進行升級提速,那麽部分地煉企業將不得不麵臨遭淘汰,或被並購的命運。”
據記者了解,自3月以來,中海油、中國中化、中國化工集團、中信集團等,均派員奔赴山東、江蘇等地,了解這些地區的地煉企業實際生存狀況、資金實力等,以便隨時向目標獵物發起攻擊,展開收購動作。
“從國際範圍看,包括原油勘探、煉化加工的石油行業都處於有限競爭狀態,主要市場份額都掌握在十數家,至多幾十家大中型企業手中。所以這次將是一個新的市場整合契機,有望形成一輪新的市場整合。”有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高層表示。
升級提速廣東樣本
作為發達地區,廣東省,特別是廣州、深圳等地私家車保有量一直在持續增長,大量汽車尾氣給環保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因此廣東很早就已啟動了油品升級計劃。
2010年8月,廣州市在全省率先實現粵IV汽油的上市,隨後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珠海等五地市也先後完成了從國III標準向粵IV的升級,成為繼北京和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銷售相當於歐IV油品品質的粵IV汽柴油地區。
時隔三年,廣東省又開始向更高油品品質的粵V標準邁進。“因為目前僅廣州一地,汽車保有量就超過了300萬輛,而且增速還將持續。”上述石油央企駐廣東管理人員說。
7月12日,國家發改委頒布《2013年上半年節能減排形勢分析》,其中指出,今年初以來,發生大範圍持續霧霾天氣,影響範圍涉及華北平原、黃淮、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北部等地區,受影響麵積約占國土麵積的1/4,受影響人口約6億人。而汽車尾氣,被視為霧霾形成的罪魁禍首。
此次廣東油品升級提速,由省經信委高層直接出麵組織執行。他們召集了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在粵主要煉化生產企業、成品油分銷單位負責人,商議國Ⅳ車用柴油、國Ⅴ車用柴油、粵Ⅴ車用汽油以及粵Ⅳ車用汽油的升級時間表。
在經信委會議上,廣東省府官員主要是向企業進行谘詢,希望企業能夠明確為油品升級而進行的生產裝置改造時間表作出承諾;同時,也要求成品油銷售企業根據政府的規劃做好升級油品上市的準備工作。
根據規劃,今年10月1日前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珠海等6地市將上市粵V汽油;12月1日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門、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揭陽、雲浮等地將上市粵Ⅳ車用汽油。
這較2月國務院公布的油品升級時間表提速不少。按照國務院的時間表,今年7月1日國III柴油將在全國範圍內上市,同時原有的國II柴油將完成退市;年底前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製定的國V汽油標準將正式出台,並在2017年底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上市。
據了解,國V、粵V等標準是國家質檢總局、廣東質監局等機構參照歐洲成品油標準製定的、適合本地市場的成品油質量標準,其在硫含量等主要指標上與歐洲標準完全一致,隻是在一些細節上有略微差別。
不論國V,還是粵V,其硫含量較國III都有大幅降低。國III硫含量達350ppm,粵IV為50ppm,而粵V僅為10ppm。而硫含量的大幅下降,意味著對大氣汙染程度的大大減輕。
“我們會向公司總部作出匯報,並根據政府的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交代的任務。”上述石油央企駐廣東管理人員稱。
急於油品升級提速的不止廣東,上海市府也宣布最早9月將開始推廣使用滬V標準成品油,油品含硫量隻有現行滬IV標準的五分之一。數據顯示,至2012年底,上海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了260萬輛,其中私家車超過了140萬輛。
“現在私家車保有量增速太快,如果不能盡早實現油品升級,上海的空氣質量將會越來越糟糕。”有上海石化高管表示。
百億改造費:油品升級誰買單
油品升級,無疑會增加成本,然而是否能實現企業期待的“優質優價”,目前爭議頗大。
2012年底,中石化正式啟動了旗下九江石化分公司800萬噸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該項目總投資70.9億元,“其中僅加氫脫硫裝置改造的費用就達20億元以上,這套裝置正是為了改善油品品質的。”中石化總部人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隨著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的提高和消費量的快速增長,中國煉廠加工原油中高酸、高含硫的劣質油比重日益增加。隨著油品升級壓力日益加大,要求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生產企業就必須再上馬一些脫硫裝置。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中石化在煉油板塊的投入逐年增加,分別為200億元、258億元、321億元,預計2013年還將繼續增加至338億元。
在這三年中,中石化並沒有啟動大的新建項目,這一逐年上浮的數據,主要是為優化工藝、改善谈球吧-体育赛事結構進行的優化投資,其中油品升級占據了總投資額的相當比例。
在這些投資的推動下,5月30日,中石化所有煉廠均已完成國III柴油升級,較國家規定的最後期限提早一個月。明年公司將可全麵向社會提供國IV車用汽油,明年年底將可向全國市場提供國IV車用柴油。
即便是地煉企業,自2012年以來,也開始大舉投資進行油品升級的裝置改造,“改造費用動輒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李莉說。
“各企業生產流程不同,新裝置的建設成本也不一致,因此企業壓力比較大,希望能夠實現油品的優質優價,但目前政府方麵尚沒有任何回應。”那位石油央企駐廣東管理人員坦言。
然而,在已實施京V標準的北京成品油市場中,目前93#京V的批發價格已達9250-9300元/噸;幾百公裏外的山東省,當地地煉企業生產的93#國III汽油,其批發價格卻還維持在7700-7900元/噸,油品升級的成本最終被轉嫁給了消費者。
上述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高層告訴記者:“曾經有政府官員提出,油品升級的成本應由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三方共同分擔。然而在政府態度不明晰的情形下,已實現油品升級的地區,成本被完全轉嫁給了消費者,這不利於油品升級的推廣。”
他指出,目前稅收在國內成品油價格中占據了1/3,即8元/升的汽油價格中,有超過2元/升是政府拿走了,政府應出台一些扶植政策,以稅收調節的形式反補消費者。但這種呼聲,尚未得到政府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