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要說咱們卡車司機行車路上最害怕的,除了交警就是攝像頭了。攝像頭也稱之為“電子眼”、“電子警察”,是“智能交通違章監攝管理係統”的俗稱。自從1997年在深圳研製成功後,電子眼就開始逐步在全國推廣使用。電子眼通過對機動車闖紅燈、逆行、超速、越線行駛、違例停靠等違章行為,實現全天候監視。
● 被包養的“電子眼”,罰款經濟應運而生
電子眼本是協助交通等執法人員執法時收集證據的得力小助手,然而近年來,有些地方將其外包給企業建設經營,甚至連電子眼記錄內容的提取和認定都分包了出去,這相當於是將部分執法權都分包出去了。
據悉,為回報外包企業,有的執法部門甚至將繳納上來的違規罰金按比例分成給企業。如此一來,被包養後的城市眼成為了部分企業主們圈銀掘金的新金礦。因為沒有不想掙錢的商人,外包企業的介入,不免使得其在執法過程中會萌生多罰款、多吸金的動機。繼而,設陷執法、罰款經濟等潛規則也應運而生。
早些時候,陝西興平就被媒體曝光,指其交通管理部門將“電子眼”外包給私營企業。成都市電子警察係統同樣被媒體披露。據報道,從2006年開始,截止到2008年,承包公司“僅每年就從交通違法行為的行政罰款中獲得運營收入數千萬元”,獲得的利益分成高達39%,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為獲得豐厚回報,承包者無疑更希望道路多設探頭、車輛多闖紅燈、行駛多些超速,甚至不惜動手腳、設圈套,想方設法讓過往車輛被壓線、被超速。
講些段子吐槽一下:北京廣播電台播報,有個司機打電話和主持人交流。都快哭了,說北京霧霾太大了,開車到交通燈下麵才看見是紅燈,都連闖了8個紅燈了。這可怎麽辦?
主持人安慰說沒事的,霧霾太大它也拍不清你的車。
霧霾天,電子眼真的拍不清嗎?
交管部門很負責任的告訴你:能!
● 錢眼?勢利眼?這樣的“電子眼”讓人如何放心?
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升級,目前全國的道路車輛堪稱處於“天羅地網”的監控之下。成都一網友經常來往於成都三環內,一段不長的路,密密麻麻布滿了各式各樣的‘電子眼’,幾乎每一百米就能遇到一個‘電子眼’,行駛在這裏,隻要稍有不慎,你就需要去排隊繳納罰款。
司機摳鼻都拍的清清楚楚
不過被‘電子眼’設陷拍到違規罰款隻是小兒科。有網友更是被‘電子眼’拍到自己開著‘飛機’上路:該網友其實隻是駕駛一輛普通的汽車而已,但是在某一天短短幾十秒時間內便被記錄了兩次超速違法駕駛。按處罰單記錄顯示,該汽車在15秒鍾內跑完了整整3.6公裏,也就是說它的速度每小時高達864公裏!想必用高鐵提速都不足以來形容,這是要起飛啊!如此執法咋不上天呢!
然而,拍違章罰款,電子眼可謂是靈敏至極、一抓一個準,但是有時候就突然老花,或者幹脆罷工、休眠。在實際生活中,某些車似乎有特權,逆行超車、走錯車道、隨意調頭、停車等情況十分常見,但卻鮮有被罰,有的在電子警察網站上甚至查無此車。
尤其2013年長春嬰兒隨車被盜案轟動全國。雖然家長及時報警,但滿城攝像頭也未能協助警方偵破案件。令人痛心的是,盡管發起全城營救行動,卻未能及時挽救孩子的性命,而孩子正是在這長達30餘小時的搜救時間內,被狠心的盜車賊殺害的。
想起一個段子:中國的監控,隻有拍汽車違章看的才一清二楚。輪子壓線、不係安全帶、闖紅燈,車架號都能拍的清清楚楚。違章不出8小時,手機收到短信。而一米多的小孩子失蹤一天多,卻沒有一個有價值的監控。
● “電子眼”作為執法工具,務必公正、透明
亂象叢生的“電子眼”,也讓有些駕駛者為了‘洗白’,不得不靠‘買分’來解決,於是又催生了一個本不該有的產業鏈!“電子眼”作為執法工具,務必需要公正、透明,才能增強其說服力,保證政府的公信力。
否則,損害的必將是交通執法的公平公正,更會向社會傳遞出以罰代管的訊息誤導。通過借助社會的資源加強執法,建設公共服務本是好事,但請不要打著為人民服務的幌子謀財!
小編溫馨提醒:為了自己和家人,也為了自己賺的辛苦錢,請卡友們安全駕駛,一路平安。過去的攝像頭可能隻是拍超速或者不按車道行駛,現在的高清攝像頭很多都已經綜合了這些功能,集超速、不按車道行駛、危險駕駛、不係安全帶、駕駛室吃喝食物、抽煙等都有可能被記為交通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