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值3.15到來之際,盤點過去一年發生的熱點話題和各類維權事件,力求重現消費者維權路上的艱辛,為消費者權益提供一個透明的平台。進而使汽車行業的不正風氣無所遁形,為行業井然有序、規範並健康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2015年,我國汽車產銷量超過2450萬輛,創全球曆史新高,並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在汽車保有量逐年攀升的"陰影麵"下,隨之衍生的谈球吧-体育赛事質量、服務等問題卻令消費者無所適從。
在維護自身權益的路上,消費者僅憑一己之力很難收獲成效。而汽車廠商、經銷商通過如"拖"字訣、"踢皮球"等方式讓消費者有苦難言。
一、8年 雅閣是怎麽把12月銷量玩兒壞的
每到年底,雅閣出奇製勝、"碾壓"各路大神的法寶--"12月數據魔術"依然如期而至,數字的荒誕程度也無以複加,想想至今仍讓人忍俊不禁。
2013年12月,雅閣銷量為22187輛,同比增長84.92%;轉過年來,銷量連續兩個月,每月都大跌三成。
2014年12月,雅閣實現"銷售29184輛",占全年銷量的比例高達26.90%,相當於其他11個月平均銷量的4倍還多!但在整個轎車市場的份額下降到0.88%。
到了2016年初,再修改(降低)2014年的銷量數據,以突出2015年的業績,這種做法無論業界內外都聞所未聞,是因為本田申請專利了嗎?
甚至不敢設想,如果采用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的數字,本田中國的數據就達不到100.63萬輛,所謂的"突破百萬輛大關",就是一句空話。
更加不敢設想,"本田在華……一把手集體升遷"是基於這樣一組尚待推敲的"百萬輛"數字嗎?本田總部任由其"變魔術",而不去核實數字的準確性嗎?
一個車型的銷售數據,也可以像變魔術一樣讓人撲朔迷離、亦真亦幻、捉摸不定嗎?看了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的係列報道,相信你會得出明確的答案。
二、大眾汽車陷排放造假醜聞
"德國製造"向來以節能環保、標準嚴苛、高質完美著稱,如今大眾排放醜聞一出,各家媒體紛紛落難大眾,指責其欺騙了消費者情感和信任,似乎將"德國製造"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大眾麵臨一係列公共和個人訴訟,政府調查,以及賠償和召回費用,預計這些成本加起來將超過65億歐元。而大眾公司的市值已經下降230億歐元(合237.5億美元),達30%。
大眾集團方麵也迅速做出回應,先是前任總裁文德恩宣布離職"謝罪",原保時捷公司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穆勒"接棒",並全麵調整業務架構和內查。斯柯達總裁範安德(Winfried Vahland)將負責新建立的北美業務部門。伯恩哈德·邁爾(Bernhard Maier)將接替範安德。同時宣布,大眾已經開始重新建立其管理架構。
大眾為了吸引消費者而首先欺騙消費者和相關執法機構的手段,無疑被當今世界所不容。大眾醜聞讓"德國製造"走下神壇,或許也可以讓我們進行思考,何處才是廠商、政府和消費者的和諧發展之路。
三、日企導演4000萬輛汽車大召回
去年,自2008年正式開始的日本高田"氣囊門"再次發酵,因"高田氣囊"在全球範圍被召回的車輛總數遠超過4000萬輛以上,成為史上最大的汽車召回案。
本應為消費者保駕護航的安全氣囊,竟會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發生爆炸!其飛出的碎片甚至還成為割喉奪命的凶器!由此,安全氣囊不僅沒有成為人們駕駛出行的安全保障,反而成為名副其實的"劊子手",直接奪取人的性命。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們對裝有高田氣囊的汽車安全性存在質疑,也會在駕駛本田等品牌汽車出行時更加膽戰心驚。
整整11年,本田汽車隱瞞不報的傷亡事故竟然是同期上報傷亡事故總數的1.5倍還多!更為惡劣的是,本田公司承認2011年就已經得知這一疏忽,但是直到2014年,迫於各方麵壓力才將其公之於眾。
汽車公司惡性隱瞞事件,讓消費者付出的是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在給車企造成經營與信任危機的同時,更讓消費者看清了這些車企的本來麵目。
最後,人們不禁要問,本田汽車這樣十多年如一日、惡意地、有係統地瞞報大量傷亡事故,企業及其經營者的能夠逃脫法律的懲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