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到檢測線去做機動車安全性能和尾氣排放的環保檢測,相信是每個車主和駕駛員所非常關注的事,而各地檢測線頻頻曝出了各種亂象。2015年9月12日央視焦點訪談一期“被操控的檢測線”又一次將亂象曝光在公眾麵前。
視頻直播: //news.cntv.cn/2015/09/12/VIDE1442059334312718.shtml
車輛年檢俗稱“驗車”,相當於車輛的定期體檢。認真驗車,是對車主司機負責,也是對社會大眾負責,不能馬虎、不能含糊。為了保證驗車質量,現在許多城市的驗車線都采用了高科技的設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檢驗精度、避免人為幹擾。按說有這麽好的設備,不合格的車輛想蒙混過關應該不大可能了吧?可是記者最近卻發現,情況並非如此。
在山東省濟南市的華興汽車檢測中心,記者跟隨一輛黑色轎車來到這裏檢測尾氣。檢測報告顯示,這輛轎車一氧化碳排放超標了,超過限值50%。按照檢測流程的要求,尾氣排放不合格的車輛必須要進行維修後,才能進行複檢。於是,記者跟隨這輛車來到與華興檢測中心僅一牆之隔的匯園汽修廠。汽修廠老板打開車的前蓋,簡單檢查了一下。
匯園汽修廠老板說,不用調了,“一會兒(檢測)看看去。”老板還表示,他也能代辦驗車,包過200元。他承諾,這輛尾氣超標的車不用修也能通過尾氣檢測。隻是還要等一會才能去複檢:“時間太短了不行。給人一個印象,車子做維修了。”
如果兩次檢測相隔的時間太短,說明這輛車沒有經過維修就從不合格變為合格了,這樣很容易就會被監管部門發現其中有作弊行為。所以,即使不修車,也要算好修車需要的時間,然後再去檢測,這樣就不容易被看出破綻。
20分鍾後,在這位老板的安排下,這輛尾氣超標車又一次進入了華興檢測站。到了尾氣檢測線,車輛就由檢測場的工作人員親自操作,這和第一次檢測似乎沒有什麽不同,但不同的是結果,複檢結束後,車主真的拿到了一張環保部門頒發的尾氣檢驗合格標誌。
記者發現在華興檢測站的周邊,不僅有汽車維修廠,連小賣部也可以代辦驗車,在當地,這些代辦驗車的人被稱為“黃牛”。一個代辦驗車的黃牛說:“不修可以,直接包過。肯定包過200塊錢。”
記者發現,每次的檢測過程都是由檢測站的工作人員親自操作的。黃牛們透露,檢測過程和結果都掌握在檢測站裏的人手裏,所以車主們交的代辦費,大部分要分給檢測站裏的人:“花200塊錢,我們給裏麵150(元),我們掙50(元)。”
檢測站的工作人員收了錢,又是如何篡改檢測數據的呢?記者繼續調查,又來到山東濟南的正元機動車檢測站。在記者的追問下,正元檢測站的站長透露了其中的竅門。楊站長表示:“肯定作弊了。采樣管後麵有開關,裏麵把開關關了。”
楊站長透露,現在的檢測站普遍使用的是全自動尾氣檢測係統,係統一旦開始采集尾氣,中間就不允許人為控製進氣量。但是,他們卻在尾氣的采集管上私自安裝了一個閥門開關,而這個開關正處在監控攝像頭的盲區。在檢測開始後,工作人員操作這個開關,動作非常隱蔽,如果不是特別提示,是很難注意到的。楊站長告訴記者,操縱這個開關就可以降低汽車尾氣中有害氣體的進氣量,使檢測數據達標。
在設備上動手腳有可能被查出來,所以有一些尾氣檢測站的作弊方式更隱蔽。在山東濟南君冠檢測站,一位負責人就向記者吹噓了這種隱蔽的方法,但關於操作細節卻諱莫如深,隻是告訴記者,設備生產廠家會在這方麵提供培訓的。
記者了解到,濟南君冠檢測站的尾氣檢測設備是由深圳安車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該公司是“中國汽保科技創新優秀企業”,甚至“還積極參與了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和製定”,看起來是十分正規的企業,而且還是在機動車檢測行業中有很大影響力的公司。安車公司山東辦事處王主任告訴記者:“市場占有率我們應該也占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我們銷售去年是三點幾個億。”
市場占有率如此之高,銷售數額如此之大,甚至還能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和製定。這樣一家汽車檢測生產企業又給客戶提供什麽樣的培訓呢?王主任說:“這種辦法很安全。你不管用什麽監控手段,我從儀器裏麵出來的(數據),計量院標定的,正兒八經,我沒動,看不出你動的痕跡。”
汽車尾氣檢測係統除了有底盤測功機、尾氣收集探頭和管道等硬件設備,而且還要有智能分析軟件,這套軟件會對收集的尾氣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分析換算,得出其中有害物質的含量。為了防止作弊,這套分析軟件是全自動運行的,檢測站的操作人員無法私自進行任何改動。但是王主任告訴記者,要想作弊而又讓人看不見摸不著,就要在這一套分析軟件上做文章。他說:“我們是把範圍放大了,國家標準是這些,但是(檢測時)差一點的時候,我們可能就要處理一下。本來標準是1.0到1.5,我們換成0.6到1.8,這個範圍大了。包括軟件,我們也是完全自己研發的。”
對尾氣排放設定限值本是用來控製尾氣汙染的一道閘,可是安車公司通過在分析軟件上動手腳,任意設定檢測標準,就相當於給閘門開大了口子,對尾氣超標的車輛“放水”過關。那麽,檢測站又是如何使用安車公司的尾氣檢測係統,作弊改動其中的數據呢?
杭州汽車綜合性能檢測中心使用的就是深圳安車公司生產的尾氣檢測係統。記者跟隨一輛白色轎車進行了第一次尾氣檢測,結果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兩個項目都不合格。隨後,在一位黃牛的安排下,這輛尾氣超標車沒有經過維修又進行了第二次複檢。結果兩項數值都下降了,但其中一氧化碳依然超標,複檢沒有通過。
這位黃牛解釋,近期環保部門檢查很頻繁,檢測人員害怕環保部門或者記者來暗訪,所以非常謹慎,複檢依然不讓通過,要進行第三次檢測才會讓合格,這樣就可以造成經過兩次維修逐步降低汙染物數值的假象。到了第二天約定的時間,這輛尾氣超標車第三次上了尾氣檢測線。結果,所有的檢測項目都達標了。
同一台車,同一個檢測線,卻是三個不同的結果,檢測人員是如何操縱這個檢測數據的呢?原來,通過在檢測軟件裏設置不同的指令,檢測人員就可以按照這些指令來控製車輛的檢測數據。這樣,擺放在外麵的檢測設備看起來是在正常運作,其實,也隻是擺個樣子而已。
王主任很自信地告訴記者,隻要檢測站的人自己不舉報,無論監管部門的人怎麽來查也不用擔心:“監管不用怕,因為我們是專門做監管的,我們不但做檢測線,還專門做監管(係統),因為環保局大部分也是我們做的。”
就這樣,尾氣檢測係統的生產廠家在軟件設計中動手腳,與檢測站合謀作弊,檢測站又和代辦驗車的黃牛們尋找到肯花錢參與作弊的車主。這樣,各方各取所需。
由於可以在軟件上人為控製檢測數據,所以有的檢測站幹脆連做個樣子都省了。在廣州市穗安汽車檢測站,一輛轎車第一次尾氣檢測結果一氧化碳的數值是49.3,而限值是8.8,達到了限值的5倍多。很快,有代辦驗車的黃牛湊上來了。他告訴記者,隻要肯花錢,車輛甚至不用上檢測線複檢就可以拿到合格報告。到了約定的時間和地點,這位黃牛來了,果然也帶來了一份檢測報告,記者發現報告上登記的車輛信息就是那輛尾氣達到限值5倍多的轎車,檢測數據從49.3居然變為了6.2,達到了合格標準。
設備生產廠家、檢測站、黃牛、車主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造成了一輛又一輛尾氣排放不合格的車輛跑在路上,帶來汙染。記者先後在山東、廣東、浙江、遼寧等省調查了20多家機動車檢測站。在這些檢測站,隻要黃牛疏通好了關係,尾氣不合格的車輛,不需要維修,就可以拿到合格的檢測報告。這些檢測站的設備提供商,除了深圳安車檢測公司,還有佛山南華儀器公司等生產廠家。佛山市南華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大區銷售總經理徐誌明說:“民間有民間的智慧,民間的智慧是很豐富的。民間有高人的,我們現有一些客戶他們有小竅門的,大家都可以共享的。”
都說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現在看,鬼不光能推磨,還能推車。能把不合格的汽車,推過檢測的合格線。這裏說的鬼,是內鬼,是在合法外衣的掩蓋下實施不法行為的人。過去,我們也見過這樣的內鬼,他們多是“操作檢車線的人”;可現在,居然“生產檢測設備的人”裏也有這樣的內鬼,居然高精尖的設備也能用來造假。要想真正杜絕弄虛作假,光靠設備還不行,歸根結底,還要靠嚴格的製度和有效的監督來約束人。
● 編後語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老話,在某些檢測線成了活生生的現實。安全檢測、排放檢測等一係列政策卻被這些歪和尚念成了歪經,甚至演變成了一些人斂財的工具。相信經過這次曝光,能看到今後一些整頓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