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早在2012年,時任通用汽車中國區總裁蘇瑞博就曾預測,中國最擁堵的25個城市或將在2015年前後紛紛限購。不曾想,一語成讖,限購風已經開始彌漫在中國大中城市的上空。
繼北上廣限購之後,天津最近也步後塵。對此,車企和公眾並未感到太過意外,隨著大中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日益嚴峻,限購之風也將在更多城市越刮越猛。雖然限購“治堵”是不得已而為之 的“下下策”,中小城市也遠未受到限購風的波及,但對於城市發展,任由車市井噴發展,機動車無序上路,不加以管理、引導的話,這些“惡果”終究會讓所有人飽受其苦。所以我們應該提前打好“預防針”,選擇好發展方式,做好車市增長與社會、環境的協同發展。
相對於三年前北京限購時所引起的行業“心慌”,接下來已經實施或準備實施的城市限購,車企和公眾都表現出更多的“淡定”。一方麵,限購政策實施後,車市並沒 有預想的那麽糟,旺盛的消費需求令新車銷量依然保持著良性增長。而中高級車、豪華車、進口車等恰逢時機,市場前景更加利好。另一方麵,車企發現中小城市才 是車市未來爭奪的主戰場,發展重心轉向了低線市場。
前11個月,中國汽車銷量已達1986萬輛,超過去年全年銷量總和,預計全年銷 量接近2200萬輛,產銷兩旺仍然是中國車市的主旋律。可以預見,限購政策並不能限製消費者購車的熱情,中國城市發展的不均衡,車市此消彼長,仍然留給車 企廣袤的發展空間。在部分城市正在或即將駛入車市增長快車道時,也應該回首一下大中城市車市發展的“前車之鑒”,重視城市公共交通與汽車保有量的協同發 展。“幸福來敲門”的中小城市,對車市發展應有清晰的認識,不應被幸福衝暈了頭腦,忘記了其中的各種隱患。
首先,重視公共交通的建設。盡管目前中小城市汽車保有量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相比大中城市,中小城市在公共交通建設上短板不少,擁堵狀況在客流、車流較大的路段也會時常出現。在消費市場剛性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公共交通與車市增速的可持續發展,是擺在所有城市麵前躲不開、繞不過的問題。而目前還有較大發展空間的中小城市,更應該參照大中城市的發展經驗,在車市高峰期前做好準備,實現城市公交建設與車市保有量的平衡發展。
擁堵路段除了車流量過大因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設計的不合理。例如,左轉警示過晚,改道車輛擋住了後方車輛前行;一些路段未設計公交專用道,上下客時阻擾了車流 通過效率;道路突然收窄而導致車流減速。所以,中小城市在發展時更應具備全局觀,出行路線、設備更新、客流預計等提早周全考慮到。並且可利用提高停車費等 經濟手段來遏製車市的增長。
此外,駕駛者道德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形成文明行車的氛圍,加大交通執法力度,以及增加電子監控設備等,有效杜絕僥幸的駕駛心理。除了駕駛者要恪守職責外,出行的乘客也應該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例如,在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主動排隊等車,留出應急通道,拒絕車內進食,不爭搶座位,主動給需要的人讓座,愛護公共衛生等,而這些,相比硬件而言,亟待完善的方麵更多,挑戰也更大。
大、中城市的“前車之鑒”可為中小城市提供參考。任由車市井噴發展,機動車無序上路,不加以管理、引導的話,這些“惡果”終究會讓所有人飽受其苦。目前的限購、限行,就是對大中城市機動車增長過快的及時“刹車”。如果早在城市發展之初,就能清醒認識到汽車、社會與環境的持續發展的話,擁堵問題可能不會如此嚴峻,城市道路交通將得到最經濟、最有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