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我國每年產生大量建築垃圾,湖北、江蘇等地在建築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方麵做出了探索。不過不少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還麵臨著原料“吃不飽”、谈球吧-体育赛事標準欠缺、銷售難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更多實實在在的舉措。
江蘇南通海安市城管局的張華宇是個“老環衛”,過去多年為渣土車偷倒建築垃圾的事煩透了心。這兩年,老張終於不為這事兒操心了:“建築垃圾都成賣錢的寶貝了,哪還有人傻到去把它偷偷倒掉!”
建築垃圾變成行道磚,又省土地又省錢
實心、空心牆體磚、行道磚、綠化磚、護坡磚……偌大的廠區裏,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磚。這是海安市一家以建築垃圾為原料生產各種建築谈球吧-体育赛事的企業。
該公司把從道路、拆遷工地運來的巨大混凝土塊破碎、分篩,製成粗、中、細不同類型的骨料。粗骨料中,鵝卵石大小的石子,一經製成就被建築企業的重型貨車拉到工地再次作為混凝土原料。還有一些粗、中型骨料,在這裏被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形成商混原料,製成建築用混凝土。而那些被粉碎的細骨料,則被製成行道磚、透水磚、護坡磚等各種砼製品。
武漢也有這樣的企業。9月6日,在武漢一家環保科技公司的作業場,機器轟鳴中,大塊的混凝土廢料經過破碎生產線,變成粉末、石子、石屑,添加水泥等原料後,變成行道磚、護坡磚等谈球吧-体育赛事。
據介紹,正在被處理的是漢陽區海綿城市改造工程中產生的約2.6萬噸建築垃圾,這些垃圾若是填埋將占用30畝土地,而資源化處理製作成地磚等谈球吧-体育赛事後,不僅節省土地,還可節省100多萬元原料采購款。
這個作業場,是武漢開始試運行的6處建築棄料處置點之一,采取就地、就近處置的方式,將建築棄料破碎、分選,再深加工成透水磚、路沿石、水穩拌和料以及再生碎石骨料,重新使用或直接回填到工程建設中,變廢為寶。目前,該公司已在武漢建成三座建築垃圾循環處理廠,年處理能力達到100萬噸。
需開拓原料來源,完善谈球吧-体育赛事標準
建築垃圾要實現資源化利用並不容易。
海安一家再生資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該公司設計生產能力是年處理24萬噸建築垃圾,2017年正式投產,年實際處理量是13萬噸。產量上不去不是因為銷路不暢,而是因為“吃不飽”,“谈球吧-体育赛事一出廠就被客戶拉走了,關鍵是原料跟不上”。
海安市城管局負責人介紹,海安城區平均每天產生大約1000噸建築垃圾,一年下來有30多萬噸。那麽,其餘的20多萬噸建築垃圾都去哪裏了?該負責人介紹,大部分像磚石碎料這樣的建築垃圾,直接被建築工地拉去作為地基材料了。
據介紹,在海安,再生資源公司的建築垃圾收購價是每噸25元,被建築工地拉走的磚石碎料,出價則更高。
在湖北,這類企業也存在“吃不飽”問題。襄陽市一家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的企業,年處理能力為100萬噸,因為原料供應斷斷續續,今年上半年隻處理了6萬多噸建築垃圾。
記者在湖北調查發現,不少建築工地施工方習慣於直接付錢給運輸單位,由其代為尋找消納場處理。由於建築垃圾體積大、轉運成本高,運輸單位往往不會專門去尋找資源化利用企業出售垃圾,而是直接運至消納場。
湖北省城管局城市管理處處長侯繼光介紹說,目前湖北成規模、標準化的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很少,大部分企業規模小,垃圾處理成本高,且谈球吧-体育赛事無標準,難上市,很難盈利。
據介紹,在武漢,一車建築垃圾運送20公裏就要600元運費,而生產出的地磚,每平方米售價隻有30元,必須要靠量盈利。一旦生產不能持續,或者谈球吧-体育赛事賣不出去,就要虧損。有的環保公司因為承接了武漢舊城改造、道路改造等項目,谈球吧-体育赛事有用武之地,才能基本實現產銷平衡。
武漢市城市管理執法督察總隊副總隊長王敬介紹,武漢每年產生約2000萬噸建築棄料,其中用於基坑回填和場地平整約占60%,山體修複、堆山造景等約占30%,資源化再利用的隻有10%。
王敬說,目前武漢大大小小的建築棄料資源化利用企業有30家左右。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建築棄料獲得難、谈球吧-体育赛事標準欠缺、上市難等問題,武漢市正在緊急破題,爭取今年底初步做到“建築棄料不出區”,到2020年底,建築棄土和建築棄料綜合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
海安市有關政府部門負責人表示,隻要不作為垃圾被棄置、不產生二次汙染,建築垃圾再生利用的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
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政府起到了關鍵作用
解決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過程中麵臨的難題,政府起到了關鍵作用。
比如,《南通市城市建築垃圾管理條例》製定了對建築垃圾綜合利用的扶持條款。
建築垃圾中的裝潢垃圾成分複雜,分揀麻煩,利用率不高。“我們正在利用原有的2個建築垃圾堆場,把它轉型為裝潢垃圾分揀中心。”海安市城管局副局長錢曉兵介紹。
去年4月,武漢曾在中央環保督察中被點名批評:“建築垃圾違規堆填於魚塘、蓄洪垸、農田等低窪之地,導致城市防洪防澇能力下降”。隨後,武漢啟動整改,將建築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提上日程,提出“減量排放、規範清運、有效利用、安全處置”和“建築棄料不出區”原則,積極探索環保的棄料處置方式。
“湖北在建築棄料資源化利用方麵確實存在短板,大部分建築垃圾都是簡單填埋處理,甚至存在違規堆填現象。”侯繼光坦言。湖北省住建廳初步統計,湖北年產各類建築垃圾8283.3萬噸,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成建築垃圾消納場40座,實際年處理量僅1600多萬噸,其中得到資源化利用的更是少之又少。
“早在5年前,我們就曾對全省的建築棄料處理情況做過詳細調研,建議各地市建立資源化處置點,但收效甚微。”侯繼光稱,各地在報告建築垃圾處理情況時,總是稱做到了“供需平衡”,根本沒有動力和壓力上馬資源化利用設施。但在他看來,這種平衡隻不過是“花錢填埋堆放”,沒有違規處理而已。
“我們正在探索把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納入特許經營管理,製訂建築垃圾再生谈球吧-体育赛事標準,鼓勵優先使用再生谈球吧-体育赛事。”侯繼光認為,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關鍵在於政府主導。
原載: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