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東風汽車前十一月銷量數據分析
東風汽車公司近日公布了2016年1-11月銷量數據:共銷售汽車378.3萬輛,同比增長11.31%。從數據來看,東風汽車2016年整體銷量攀升,但綜合今年行業發展和各細分板塊的特點,東風汽車銷量背後實則暗藏隱憂。
增速放緩 多用點心
東風日產到目前為止取得13.1%的同比增速,看起來還算不錯,這得益於5款車型的發力:軒逸、奇駿、逍客、天籟、陽光,以上5款車型在11月均在萬輛以上。但與乘用車整體增速15.4%(數據來自中汽協),四個字形容你:差強人意。
2013年12月份建立合資公司以來,在三年的時間裏,先後更換多位銷售部長,包括陳瑋、胡克思、熊毅等在內,足見鬥爭之複雜,壓力之大。今年3月18日,東風雷諾第一款國產車型——科雷嘉上市,其在4-8月份的月均銷量都未能超過2千輛,“第一炮”啞了。上個月上市的科雷傲,又能否單騎救主?
東風英菲尼迪今年1-11月份銷量,同比僅增500輛,這恐怕是英菲尼迪進入中國壓力最大的一年。暫不說與高檔車第一陣營一較高下,即便與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二線相比,差距正在不斷拉大。麵對高層動蕩、谈球吧-体育赛事召回以及新品投放緩慢等不利因素,英菲尼迪需要扭轉頹勢。
東風本田借助多款SUV車型的強勁表現,在今年取得了超出預期的增長。15萬輛的增長量,30%的增長率可圈可點,東風本田甚至為此兩度修改了年度目標,看來全年56萬輛的預期正在實現。
低端走量 品牌邊緣
東風悅達起亞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66%,相比於乘用車整體增速15.4%來說表現平平。作為中高端的KX5、智跑、獅跑銷量1-11月僅15萬輛,占整體銷量的1/4。此外,旗艦轎車K5的細分市場排名也不斷下滑,所以說,東風悅達起亞重在低端走量的做法,長遠來看,值得反思。
神龍汽車2016年1-11月銷量下滑多達22%,作為一個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即將在明年迎來25周年的合資先行者,一直沒能“雄起”。以基本同時期成立的一汽-大眾作對比,前10個月一汽-大眾銷量已達155.8萬輛。法係車就這麽水土不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可是終要麵對現實。
東風裕隆可謂每況愈下,東風裕隆是2010年由東風汽車和台灣裕隆汽車合資成立的自主品牌,其主要車型納智捷1-11月僅出售3.73萬輛,下降了47%,定位不準確一直被認為是裕隆的致命傷,LUXGEN是有Luxury(豪華)和Genius(智慧)兩個單詞組成,看起來很高大上。可是一沒悠久曆史,二沒驚豔的谈球吧-体育赛事和技術,如何讓消費者接受你的高端。
自主繈褓 何時長大
東風小康截止目前同比增長近10萬輛,27%的增長率可謂收獲頗豐,這個成立於2013年的企業主要從事微客、緊湊型MPV、SUV的研發,而2016年SUV熱賣,以及谈球吧-体育赛事“接地氣”,都成為東風小康銷量增長的重要因素。
東風乘用車,從數據來看,5萬多輛的增長,34%的增速較為突出,然而相較於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甚至長安和北汽的自主品牌,東風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和體量都還很小。旗艦車型——東風A9勇於做出探索和嚐試,但5-10月份銷售不足千輛,依然路途漫漫。(中國經濟網 見習記者薑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