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老年代步電動車非法生產 廠家“沒標準 水很深”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中國之聲連續關注了電動車行業內的種種亂象。從小作坊非法組裝生產老年代步車,到非法改裝的“超速”兩輪電動車。“瘋狂”的電動車雖然給消費者的出行帶來一定便利,但同時也成為威脅道路交通安全的隱患。
在江蘇無錫、常州等地,很多廠家不僅自己生產老年代步車,還向河北、山東等地提供車殼以及零配件。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無錫錫山區一家電動車廠家谘詢,表示想要在廊坊市大城縣開工廠自己組裝老年代步車。對方稱除了可以提供硬件,還可以提供員工培訓等服務。 老年代步車的非法生產組裝入行門檻低,產業鏈縱橫全國,“南方出產殼子,北方組裝車子”;新型油電混合老年代步車銷售火爆。對於種種亂象,交管部門表示,“瘋狂”的電動車不能僅靠上路之後的終端監管。專家指出,要從生產、銷售、使用過程中明確標準,進行規範,讓其盡快駛入正軌。
負責人稱,可以派2個人來廠子裏麵培訓,不然到時候出現了需要培訓、維修啊、沒辦法弄。
但是這位負責人也坦言,80%的老年代步車都是低端谈球吧-体育赛事。因為沒有標準,整個行業處於一個非常不健康的狀態,“水很深”。表麵上看相差無幾的電動車,因為不同廠家或者小作坊所用的零配件質量參差不齊,最終成本可相差5000元。
負責人表示,買了配件之後很多質量問題在裏麵。經過自己的裝配,哪怕買了整車回去,看也看不出來,開也能開,但是好壞說不出來。但是到了消費者手裏麵,很快問題就出來了,主要是質量問題。
江蘇多家電動車生產廠商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該行業的特點是投入大,周期長,即使想要打“擦邊球”生產老年代步車,獲取相應的資質也相對較難。因此很多人選擇了低門檻甚至“零門檻”的小作坊式生產:一個工廠、幾個工人就可以起步。但是如此製作出來的電動車,質量本根無法保證。
此外,除了常見的電動老年代步車,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麵上還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油電混合動力、甚至是純燒油的低速電動車在銷售。河南某電動車銷售門店工作人員透露,他們生產的油電混合老年代步車,排量0.8,掛40升油箱。
記者:這個賣三萬兩千八?油電混合的?
賣家:對。
記者:用上牌嗎?
賣家:不用上牌不要駕照,油電兩用的。
賣家:再有一款燒油的車,純燒油。
記者:那這個是得要牌吧?
賣家:這個是老年代步車。
記者:這個連油帶電一共能跑多少公裏?200?
賣家:能跑兩三百公裏。他這個純油能跑100多。
銷售透露,這款山東廠家生產的混動代步車,銷售量異常火爆。但對於能否上路、能否購買保險、會不會被查扣等問題,銷售都是含糊其辭。
不安全、沒名分、無身份、非“新能源車輛”,公安部交管局總結了老年代步車的四大問題。而近年來媒體給瘋狂的電動車梳理出了包括“危害現有交通造成秩序混亂”,“低質電池造成二次汙染”等多宗罪。麵對巨大的需求量和使用量,有交警告訴記者,不論老年代步車還是改裝電動車,其管理難點的根本在於“身份不明確”。
交警表示,它在管理上最大的難點主要是沒有相關的法律來規範。第一,沒有上牌照,車輛的身份沒有明確,電動車是一個不準確的稱呼,也就是說現有的在路邊行駛的很多電動車,已經達到了機動車的標準。但是目前沒有相關的、比較明確的法律規範出台,沒有法律支撐,在執法的力度上就比較弱。第二,在實際的執法當中,違法的成本比較低,執法的成本比較高。
記者了解到,北京目前已經將“電驅動或燃油驅動的四輪代步車”認定為機動車,明確要依照對機動車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然而走什麽路,掛什麽牌,拿什麽照,目前還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準,這也給執法部門帶來很大困惑。某地方公安局治安支隊負責人表示,目前最大的瓶頸是法律上的瓶頸,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沒有納入機動車管理,在法律規定上是個空白,隻能是按自願的原則,給他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這是最糾結的地方。
清華大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健認為,電動車在生產、銷售和使用過程中都存在問題。盡快明確身份確定“路權”是最重要的。對於瘋狂的老年代步車,將其納入科學管理的軌道才是當務之急。
宋健表示,首先應該規範,要有明確的定義。什麽叫低速電動車,應該符合什麽樣的標準。如果把老年代步車歸類於低速車,就應該限速。現在低速電動車很多不需要上牌子也不需要駕照,這個應該規範起來。
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表示, 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後,對老年代步車等交通工具不應一棍子打死。
杜芳慈表示,既然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就有需求,就有出行的需求。整個社會怎麽應對、政府怎麽應對,這些都是需要大家來研究的。
銀川市檢察院檢察官王雅文總結,管住“瘋狂”的電動車,應當從明確生產標準、嚴格登記管理、重視駕駛人培訓、製定合理的保險製度等方麵下功夫。
據了解,按照國家標準製修訂工作程序,工信部在今年年初已經提交了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項目。今年4月,國家標準委也將該標準項目麵向社會征求了立項意向,目前正在組織處理收到的意見,下一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將穩步推進國家標準的製定工作。
“老年代步車”的確已在很多地方大量存在,成為威脅道路交通安全的隱患。可以說,這些所謂的“老年代步車”從設計、生產、銷售、管理,都遊離在規範之外。因此,目前大家不要輕信老年代步車“不用掛牌、不用考駕照”等虛假宣傳,最好不購買、不駕駛、不改裝、不乘坐老年代步車。作為子女,更不要把“老年代步車”當作禮物送給老人。